[发明专利]一种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312.1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娜;韩泽;张先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行 接收 模块 功率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测试系统,主机控制衰减器的输出以及光开关组的切换;采集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响应电流以及基准通道的光功率;根据光开关组的各输出通道之间的补偿系数以及基准通道的光功率,获得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接收光功率;将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响应电流与所对应通道的接收光功率进行拟合,得到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光功率拟合曲线,获得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光功率拟合曲线系数,完成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接收光功率校准功能,而且大幅降低人为引入误差,多通道同时校准,耗时短,效率高,准确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校准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并行光模块均已实现数字监控功能,其中光功率跌落是光链路中一个重要监控指标。但多路并行光模块接收背光电流和光功率之间关系受耦合等因素影响,存在通道之间不一致以及批量之间不一致的问题,为保证监控光功率的准确性,出厂前需要对并行光模块监控光功率进行校准和全温区/全功率范围内光功率检测。
前期发射光功率可以通过采用多通道光功率计校准和检测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接收输入光功率需要断开光链路测得光功率值,多次插拔光纤测量容易引入系统误差和增大人为错误风险,存在耗时比较长、效率低等缺点;或者通过多路并行光发射模块背光电流和光功率关系,调节背光电流改变光功率值,但这种方式存在引入较大误差风险,且对并行光发射模块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校准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并行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测试系统,包括主机、光源、衰减器、光开关组、光功率计;所述光源与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光开关组的输入通道连接,选择光开关组的一个输出通道作为基准通道,所述基准通道连接光功率计;所述光开关组的其余多个输出通道对应连接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多个通道;
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校准过程包括:
(1)主机控制衰减器的输出以及光开关组的通道切换;
(2)采集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响应电流以及基准通道的光功率;
(3)根据光开关组的各输出通道之间的补偿系数以及基准通道的光功率,获得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接收光功率;
(4)将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响应电流与所对应通道的接收光功率进行拟合,得到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光功率拟合曲线,获得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各通道的光功率拟合曲线系数。
进一步的在步骤(4)之后还包括校准优化过程,所述校准优化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待校准光接收模块是否存在接收光功率小于设定光功率阈值的通道;
若是,则判断该通道是否存在拟合误差超过设定误差阈值的接收光功率;
若是,则获取该通道中拟合误差超过设定误差阈值的接收光功率对应的响应电流,并从中选出最大值,以该最大值为分界点,重新控制衰减器输出不同的光信号,重新采集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该通道的响应电流以及基准通道的光功率,重新根据光开关组的各输出通道之间的补偿系数以及基准通道的光功率获得待校准光接收模块的该通道的接收光功率,将重新获得的该通道的响应电流与接收光功率进行分段拟合,得到该通道的光功率拟合曲线,获得该通道的光功率拟合曲线系数。
又进一步的,在步骤(4)之后还包括校准优化过程,所述校准优化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待校准光接收模块是否存在接收光功率小于设定光功率阈值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