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顶管施工用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145.0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宗君;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兴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11/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施工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顶管施工用辅助装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防护块、过滤块和采集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施工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分别收集,避免采集气体中的有毒气体在施工块运出过程中泄漏造成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沸石分子筛和炭分子筛的配合使用,可以将采集的气体进行过滤吸附,采集气体经过炭分子筛的过滤和传输过程中,经过沸石分子筛的二次过滤消毒,进一步加强了了对采集气体的过滤和消毒,有效提高了对采集气体中有毒物质的处理和效率;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和隔离垫的配合使用,方便将防护块和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相连接,可以防止接口处采集的气体泄漏,有效提高了接口处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顶管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开挖顶管施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非开挖技术是指在不开挖或只开挖少量作业坑的条件下,利用岩土钻掘技术进行铺设、修复和更换管道,具有不影响交通、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许多情况下,比开挖法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安全性好,现已经成为城市市政施工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以及在闹市区、古迹保护区、农作物和植被保护区等不允许或不能开挖的条件下进行煤气、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线路、石油、天然气、热力、排水等管道的铺设。
专利文件(CN109827006A)公开了一种非水平顶管的施工方法,涉及非开挖顶管施工领域,在拟修建的始发井壁上,按设计高程和顶管斜率预埋导向管;在始发井的底板上,修建与顶管斜率相同的导向基座,导向基座上布置有顶管所用的导轨;在始发井的顶管后座内侧表面修建楔形靠背,楔形靠背中远离顶管后座的一面与导向基座的工作面垂直;顶管作业时,将管节吊到导向基座的导轨上,管节的前端与被顶管的管头对接,管节的后端通过前端分压环与千斤顶组的执行端连接,准备就绪后,实施顶管工作,千斤顶组的执行端将管节推出,管节沿着顶管斜率进洞,实现非水平、大斜率顶管施工。但是该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会影响施工的效率和进度,而且没有对一些接口处做防护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开挖顶管施工用辅助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防护块、过滤块和收纳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施工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分别收集,将采集的气体通过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下使得第一过滤块和第二过滤块进行采集,避免采集气体中的有毒气体在施工块运出过程中泄漏造成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收集块、第二收集块以及收纳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施工过程中的液体进行收集,避免液体对施工和运输的效率造成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和运输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沸石分子筛和炭分子筛的配合使用,可以将采集的气体进行过滤吸附,气体中的有毒物质通过第一过滤块和第二过滤块的采集进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中,炭分子筛直接对有毒物质进行吸附过滤,有效提高采集气体的安全性,采集气体经过炭分子筛的过滤和传输过程中,经过沸石分子筛的二次过滤消毒,进一步加强了对采集气体的过滤和消毒,有效提高了对采集气体中有毒物质的处理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对采集气体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和隔离垫的配合使用,方便将防护块和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连接,通过第一隔离垫、第二隔离垫以及第三隔离垫的使用可以防止防护块与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接口处采集的气体泄漏,有效提高了防护块与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接口处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兴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兴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