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系统的试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0979.X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上;韩红伟;冯耀辉;童飞;王艺杰;蒲光荣;秦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F02K9/46;F02K9/95;F02K9/6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液氧 煤油 发动机 系统 试车 方法 | ||
1.一种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搭建发动机系统;
发动机系统包括推力室(01)、同轴式涡轮泵组件、氧化剂输出主管路(02)、煤油输出主管路(03)、燃气发生器(04)、烟火点火器(05)、火药起动器(06)、氧化剂输出副管路(07)、煤油输出副管路(08)以及氮气吹除阀(09);
同轴式涡轮泵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涡轮(010)、煤油泵(011)、氧化剂泵(012);
氧化剂泵(012)的入口与外部氧化剂供应源连通,氧化剂泵(012)的出口通过氧化剂输出主管路(02)与推力室(01)连通,且氧化剂输出主管路(02)上安装氧化剂主阀(013);
煤油泵(011)的入口与外部煤油供应源连通,煤油泵(011)的出口通过煤油输出主管路(03)与推力室(01)连通,且煤油输出主管路(03)上安装煤油主阀(014);
涡轮(010)上设有火药起动器(06);涡轮(010)通过管道与所述燃气发生器(04)连通,且涡轮(010)上设有排气管,燃气发生器(04)的头部安装烟火点火器(05);燃气发生器中氧化剂和煤油的混合比在0.35~0.45的范围内;
氧化剂输出副管路(07)的一端与所述氧化剂输出主管路(02)连通,另一端与燃气发生器(04)连通,氧化剂输出副管路(07)上安装氧化剂副阀(015);
煤油输出副管路(08)的一端与所述煤油输出主管路(03)连通,另一端与燃气发生器(04)连通,煤油输出副管路(08)上安装煤油副阀(016);
氮气吹除阀(09)在煤油输出主管路(03)和煤油输出副管路(08)上各安装一个,或者在氧化剂输出主管路(02)和氧化剂输出副管路(07)上各安装一个,或者在煤油输出主管路(03)、煤油输出副管路(08)、氧化剂输出主管路(02)和氧化剂输出副管路上均各安装一个,用于对系统进行吹除;
氧化剂主阀(013)、煤油主阀(014)、氧化剂副阀(015)、煤油副阀(016)均采用气动阀门;
步骤2:第一次推力室挤压点火试车;
步骤2.1:关闭氧化剂副阀(015)、煤油副阀(016),完全开启煤油主阀(014),使煤油自然流入推力室内;
步骤2.2:部分开启氧化剂主阀(013),使氧化剂自然流入推力室(01)内;
步骤2.3:推力室(01)内点火装置通电,推力室(01)的挤压点火试车完成;
步骤3:第二次主系统试车;
再次执行步骤2,当推力室(01)挤压点火后,火药起动器(06)通电,火药起动器(06)产生燃气驱动涡轮(010)起旋至1000~3000r/min的转速,涡轮(010)的泵后推进剂压力升高,将氧化剂主阀(013)完全打开,推力室(01)室压增大,此过程中氧化剂副阀(015)和煤油副阀(016) 继续保持关闭;
步骤4:第三次全系统试车;
再次执行步骤2和3,在涡轮(010)起旋且氧化剂主阀(013)完全打开之后,氧化剂副阀(105)和煤油副阀(016)先、后打开,燃气发生器(04)的烟火点火器(05)通电,燃气发生器(04)点火工作,产生高温燃气,接力火药起动器(06),驱动涡轮(010)爬升至稳态工况,至此发动机系统试车起动过程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试车前、后均需开启氮气吹除阀对发动机系统进行吹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输出副管路(07)和煤油输出副管路(08)上均安装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汽蚀管(0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系统的试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油输出主管路(03)和煤油输出副管路(08)上安装有节流圈(0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9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aco-2细胞单层膜形成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塔吊智能语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