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流的控制阀以及形成包括该控制阀的阀体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8535.7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P·A·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1/14;F16K1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国治;王玮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流体 介质 以及 形成 包括 阀体 方法 | ||
一种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流的控制阀包括沿着轴线延伸并且被配置成用于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推杆。该控制阀还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到该推杆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流的阀构件。另外,该控制阀包括具有限定流体通道的内表面的阀体。该阀体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同心的推杆引导件。该推杆引导件还沿着所述轴线围绕所述推杆设置,用于在所述未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引导所述推杆。该阀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推杆引导件支撑件。最后,推杆引导件支撑件与所述阀体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推杆引导件成一体并且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推杆引导件之间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螺线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 在液压控制螺线管中使用的控制阀。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的传统车辆动力系统通常包括与变速器旋转连通的发动 机。该发动机产生旋转扭矩,该旋转扭矩被选择性地平移至变速器,该变 速器进而将旋转扭矩平移至一个或多个车轮。通常的变速器以不连续的步 骤在用于启动车辆的高扭矩低速模式和用于以高速运行的车辆的高速低 扭矩模式之间换挡。在手动变速器中,通过齿轮组的手动控制的接合来完 成换挡。在自动变速器中,通过摩擦元件的自动控制接合来实现换挡。
为了便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元件的换挡和受控接合,车辆动力系统通 常包括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泵和用于控制通过液压回路的流体流的多个 控制阀。
用于控制通过液压回路的流体流的传统控制阀包括具有推杆的开关 螺线管,该推杆具有模制特征部以提供用于移动的流动路径和引导。另一 种传统设计包括刚性地附接到衔铁的短推杆,利用衔铁进行引导并提供通 过到达由较短推杆操作的阀所需的间接路径的流动。然而,在低温期间, 流体的粘度增加,这反而又降低了通过控制阀的流体的流速,从而导致由 控制阀提供的延迟的和/或较少的总体控制。为了增加流体通过控制阀的流 速,传统的控制阀减小了模制特征部的厚度以提供额外的流动空间。然而, 具有较少材料模制的推杆可能导致推杆的断裂和控制阀在重复使用之后 的故障。具体地,推杆的较小模制特征部可能在操作期间断裂,导致控制 阀故障。此外,提供这种推杆的模制特征部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额外的工艺, 需要摒弃这种做法。其他传统设计将阀与推杆结合在一起,需要额外加工 推杆和阀体以及更昂贵的材料。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容易制造的控制阀, 其允许流体的最大流动,从而导致输出流或压力的更快和更精确的控制 (特别是在低温期间),同时保持推杆的强度以确保可重复性。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流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沿着轴 线延伸并且被配置成用于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推杆。该控 制阀还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到推杆用于控制流体介质流的阀构件。另外,控 制阀包括具有限定流体通道的内表面的阀体。该阀体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 同心的推杆引导件。该推杆引导件还围绕所述推杆沿着所述轴线设置,用 于在所述未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引导所述推杆。该阀体还包括设 置在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推杆引导件支撑件。该推杆引导件支撑件与所述阀 体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推杆引导件成一体并且在它们之间延伸。
最后,在本文公开了一种形成控制阀的方法。
具有与阀体的内表面成一体并在阀体的内表面和推杆引导件之间延 伸的推杆引导件支撑件允许流体通道的最大横截面面积以允许通过控制 阀的最大流速,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阀控制,同时仍然为推杆提供强度以 减少推杆断裂以确保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其 他优点,其中:
图1A是具有控制阀的阶梯状推杆处于未致动位置的横截面图;
图1B是具有控制阀的阶梯状推杆处于致动位置的横截面图;
图2A是具有直推杆的控制阀处于未致动位置的横截面图;
图2B是具有控制阀的直推杆处于致动位置的横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公司,未经博格华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8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