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帽状腱膜的X型线性面部提升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6009.7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韩飞;徐宁;郭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帽状腱膜 线性 面部 提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帽状腱膜的X型线性面部提升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患者面部轮廓设定埋线的固定位、提升位和止线位;S2、对患者的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S3、选着单向倒刺的PPD0线,其长度至少为45cm,并将该PPD0线穿入导引针中备用;S4、选定至少两个进针点,将两个进针点分别命名为第一进针点和第二进针点;S5、根据S4中选定的第一个进针点进行埋线;S6、根据S4中选定的第二个进针点进行埋线。具有减少游移顶出风险、延长复位效果的维持时间,增强组织复位提升的幅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美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帽状腱膜的X型线性面部提升法。
背景技术
现目前,大多数使用PPDO材质蛋白线进行面部提拉的操作,多使用具有单向或双向倒刺的线材,埋入皮下SMRS筋膜层,依靠面部组织的捏合收紧,用线材加以固定进行组织的提升,但因缺少开口处尾部相应线材固定点,线材在组织中处于无固定状态,易受到切割线材聚合力的影响,向前游移,造成提升力不强,维持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游移顶出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帽状腱膜的X型线性面部提升法,具有减少游移顶出风险、延长复位效果的维持时间,增强组织复位提升的幅度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帽状腱膜的X型线性面部提升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患者面部轮廓设定埋线的固定位、提升位和止线位;
S2、对患者的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
S3、选着单向倒刺的PPD0线,其长度至少为45cm,并将该PPD0线穿入导引针中备用;
S4:、选定至少两个进针点,将两个进针点分别命名为第一进针点和第二进针点;
S5、根据S4中选定的第一个进针点进行埋线,其中进针过程中依次穿过真皮层及筋膜浅层达颞深筋膜层后,走行在颞深筋膜浅层,在颞浅动静脉深层跨过颧弓后,进入面颊部;
S6、根据S4中选定的第二个进针点进行埋线,其中进针过程中依次穿过真皮层及筋膜浅层达颞深筋膜层后,走行在颞深筋膜浅层,在颞浅动静脉深层跨过颧弓后,进入面颊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2中的局部麻醉包括采用神经阻滞麻醉与行针路线皮下及SMAS筋膜浅层的局部浸润麻醉;通过采用神经阻滞麻醉与行针路线皮下及SMAS筋膜浅层的局部浸润麻醉减轻患者在术中的痛觉。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针点位于眉尾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横向与发际线的水平交点。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5中埋线过程中的进针行走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S51、进针后第一牵引线至瞳孔正下方和鼻翼横线交点,法令纹重者可知口角与鼻翼中点,退针至第一开口处留2cm线材剪断,该断处为第一线头;
S52、进行逆向埋线,重新穿针逆行向上埋线至帽状腱膜上,该线为第二牵引线剪断后并形成第二线头,第二线头与第一线头在第一开口处打结;
S53、进针后第三牵引线至颧脂肪垫上部,止点于第一线头上方1-1.5cm,且停留于颧脂肪垫最凸点为第三线头;
S54、进行逆向埋线,重新穿针逆行向上埋线至帽状腱膜上,该线为第四牵引线,其剪断处为第四线头,该第四线头与第三线头在第一开口处进行打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进针点位于外眼角水平线与发际线的交点处。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6中埋线过程中的进针行走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S61、进针后第五牵引线至口角囊袋区,退针至第二开口处留2cm线材剪断后形成第五线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6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