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4132.5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升;刘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奎武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中草药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其组成成分为辣蓼草、大蒜茎、艾枝并按3:1:1的重量比例配置而成,配置完成后将其在阳光下晒干,并将晒干后的三种植物茎秆加工成粉,加工完成后装入密封袋里防潮备用,本发明属纯中药配方,避免了西药的使用,并且本发明的材料成本较低,取材容易,加工方便,可有效解决现有鱼药所含有的副作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破坏水体中微生态平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中草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鱼病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鱼种中,主要有草鱼、鲤鱼、青鱼、鲢鱼、鳙鱼几大种类。一般发病率较高的常见鱼病有出血病、肠炎、白皮、赤皮、烂鳃等。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国内有关中药鱼药的研制和使用已经很普遍,但是现有的中药鱼药大多数是利用中草药和西药混合制成,中草药采用辣蓼、地锦、桑叶、乌柏、大黄、大蒜混合物和西药采用病毒灵、痢特灵混合物,由于其利用中药和西药混合制成,西药成本高,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残留的化学药物破坏了水体中微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属纯中药配方,避免了西药的使用,并且本发明的材料成本较低,取材容易,加工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中药鱼药采用混合工艺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治鱼病的中草药,其组成成分为辣蓼草、大蒜茎、艾枝并按3:1:1的重量比例配置而成,配置完成后将其在阳光下晒干,并将晒干后的三种植物茎秆加工成粉,加工完成后装入密封袋里防潮备用。
优选的,在研磨成粉后,通过筛网对粉状的材料进行过滤。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属纯中药配方,避免了西药的使用,并且本发明的材料成本较低,取材容易,加工方便,可有效解决现有鱼药所含有的副作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破坏水体中微生态平衡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称取辣蓼草12千克、大蒜茎4千克、艾枝4千克、在阳光下晾晒,晾晒干后待用;
2、将晒干后的上述原料打磨成粉,并将打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通过筛网对其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原料放入密封袋里防潮备用。
实施例2
1、称取称取辣蓼草18千克、大蒜茎6千克、艾枝6千克、在阳光下晾晒,晾晒干后待用;
2、将晒干后的上述原料打磨成粉,并将打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通过筛网对其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原料放入密封袋里防潮备用。
使用方法如下:
养鱼场在平时做好池塘消毒外,每半月用该药物以此拌入鱼饵料内投喂,可起到防止鱼病的作用。
经渔业生产者使用,当鱼病高发时,病鱼出现死鱼时,投入本鱼药一次即可开始控制病情,2-3天可停止出现死鱼现象,鱼病得到控制和治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专利,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奎武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寨奎武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