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1295.8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吴进坤;唐波;董晓勇;向杨;皮峰;冉亚林;陈轲;毛巧运;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盈特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2 | 分类号: | G10K9/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黄文锋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鸣器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有电源控制电路、振荡控制电路和振荡回路,当电源控制电路导通时,振荡控制电路控制振荡回路振荡并于蜂鸣器两端产生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第一正弦波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上述蜂鸣器驱动电路的振荡回路振荡并于蜂鸣器两端产生第一正弦波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振荡控制电路对振荡回路进行稳定的闭环控制,使振荡回路工作时的波形稳定,在蜂鸣器两端产生标准正弦波,无需MCU输出PWM即可驱动蜂鸣器发声,从而减少MCU的IO口占用,节省了MCU的资源;此外,标准正弦波作用于蜂鸣器两端,蜂鸣器的声音柔和清脆,比由PWM驱动的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效果更好,没有杂音,从而改善了蜂鸣器音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声音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蜂鸣器家电领域和工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到用作简单家电的提示音蜂鸣,大到中央空调的提示音乐,蜂鸣器作为一种人机交互的重要信息传递元器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必当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蜂鸣器的驱动方案主要是采用MCU直接输出PWM方波来驱动,这种方式目前使用较广,但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
1.占用主控MCU资源,使得额外增加蜂鸣器模块时不利于使用和调试。
2.采用PWM方波驱动的蜂鸣器产生的声音音色单一、音调尖锐、音质差。
3.在有限且固定的供电电压的情况下,采用直接PWM波驱动的蜂鸣器两端压差受到供电电压的限制,进而限制蜂鸣器的音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该蜂鸣器驱动电路能够节省MCU资源以及改善蜂鸣器音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其包括有电源控制电路、振荡控制电路和振荡回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MCU连接,MCU输出高、低电平控制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导通或关断,当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导通时,所述振荡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振荡回路振荡并于蜂鸣器两端产生第一正弦波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所述第一正弦波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频率相同、相位相反。
优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有第一电阻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MCU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为集电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为发射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基极。
优选地,所述振荡回路包括有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振荡控制电路包括有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三电感,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蜂鸣器连接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感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骨架上,且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互为异名端,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互为同名端。
优选地,所述振荡控制电路还包括有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的阻值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的电感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盈特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盈特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