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7121.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龙;李云鹏;吕亚亚;杨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7 | 分类号: | H04N21/647;H04N21/4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封装数据包,根据每个数据包组中包括的数据包的预设个数、预设的FEC纠错门限、以及接收到的属于目标数据包组的目标数据包的个数,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目标数据包组中丢失的封装数据包,若确定需要重传丢失的封装数据包,则确定第一重传数据包,并从发送设备获得第一重传数据包,第一重传数据包的重传个数小于目标数据包组的丢包个数且大于等于丢包个数与FEC纠错门限的差值,根据目标数据包和第一重传数据包进行FEC解码,以得到目标数据包组中的所有封装数据包,并根据所有封装数据包,播放音视频。从而提高了播放音视频的流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或移动网络中影响网络链路带宽的因素较多,在网络链路带宽不足时可能会引起数据包丢失,从而影响音视频业务正常进行。
为了保证音视频业务正常进行,通常采用重传包策略,即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音频数据包和视频数据包)的包序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丢失数据包时及时请求发送端重发丢失的数据包,然而,在链路带宽不足时,可能会导致相同时间段内丢失的数据包的个数越来越多,从而使接收端等待发送端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音视频花屏、卡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在链路带宽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较少的重传数据包提高音视频的流畅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丢包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封装数据包,其中,所述封装数据包为对原始数据包或冗余数据包进行封装后生成的,所述冗余数据包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生成的;
根据每个数据包组中包括的数据包的预设个数、预设的FEC纠错门限、以及接收到的属于目标数据包组的目标数据包的个数,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丢失的封装数据包;
若确定需要重传丢失的封装数据包,则确定第一重传数据包,并从所述发送设备获得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的重传个数小于所述目标数据包组的丢包个数且大于等于所述丢包个数与所述FEC纠错门限的差值;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包和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进行FEC解码,以得到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的所有封装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所有封装数据包,播放音视频。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丢包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封装数据包,其中,所述封装数据包为对原始数据包或冗余数据包进行封装后生成的,所述冗余数据包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原始数据包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生成的;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数据包组中包括的数据包的预设个数、预设的FEC纠错门限、以及接收到的属于目标数据包组的目标数据包的个数,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丢失的封装数据包;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需要重传丢失的封装数据包,则确定第一重传数据包,并从所述发送设备获得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的重传个数小于所述目标数据包组的丢包个数且大于等于所述丢包个数与所述FEC纠错门限的差值;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包和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进行FEC解码,以得到所述目标数据包组中的所有封装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所有封装数据包,播放音视频。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丢包处理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