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4363.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兵;沈艳;董详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06;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数据 共享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包括同一区块链以及不同区块链交换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多价值资产交换的互联网架构‑价值互联网,明确其定义,初步探讨其分层架构、共识节点资源分离模型、资产交换模型等关键技术.最后进行原型实现,证实其可行性,为价值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研究和应用基础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存储到网络的各节点。分布式存储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冗余性,若某个节点数据被修改、删除和伪造,可通过其它节点的数据来发现错误并恢复数据。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出共享机制是可行的、高效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数据共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研究。
背景技术
数据共享是数据资产挖掘其潜在价值的先决条件。传统数据管理方式,如数据市场,遵循如下的管理模式:数据提供方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市场,数据需求方下载数据并分析以获取数据价值。该模式存在如下显著的缺点:首先,数据搜索方式单一,仅提供关键字检索或数据浏览,无法高效获取有用数据;其次,数据所有者失去数据的控制权,数据所有权及数据安全性无法保障;最后,数据交易缺乏透明性,无法有效检测交易参与方串谋等舞弊行为。
本方法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一种全新的数据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原始数据不脱离数据提供方的控制范围,数据分析由数据提供方完成,只发送分析结果数据。为此,本方法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为有效发现数据,讨论了数据提供方索引建立机制,包括元数据提取机制及域索引建立机制;2)分析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包括交易记录格式及共识机制,实现数据的透明交易及防共谋欺骗等;3)根据数据需求方的计算需求,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在各数据提供方间实现隐私保护的安全计算。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出共享机制是可行的、安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研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数据集索引建立的步骤、数据集检索步骤、数据需求合约编写步骤、数据交易步骤以及数据安全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1)数据集索引建立的步骤:依据域索引建立机制,将数据集按照域进行切分,在确认、限制或扩充域及域值的基础上形成域索引,并对索引进行优化、存储;
元数据提取:按照特定的规则提取数据集中的域(元数据或属性),确定域值及根据域大小限制或扩充域值范围;
本方法基于杰卡德(Jaccard)相似度判断是否为同一数据集,其计算公式为,设X,Y分别为数据集x,y的元数据项,则杰卡德相似度为:
在逻辑上将域分为多组,依据域的LSH值及各节点的hash值的近邻关系,域索引被存储在与其hash值相邻的节点中;
2)数据集检索步骤:根据数据需求方的查询需求形成查询域,从步骤1)的域索引中检索所需的数据集;
利用域索引检索机制,采用了域相似度搜索技术查询词与索引的重合度来获取检索数据集;
设Q为查询域,I为索引域,则域相似度可由公式(2)表示;
3)数据需求合约编写步骤:根据步骤2)获得的数据集的特性及数据需求方的需求编写数据订购合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机械用寿命分析仪
- 下一篇:预防近视的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