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2403.5 | 申请日: | 202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汇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8 | 分类号: | C09D1/08;C09D5/03;C09D5/14;C09D163/00;C09D7/65;C09D7/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吸潮 干粉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的组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10份、电解水20‑75份、烷基醇酰胺1‑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7‑10份、稳定剂2‑5份、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2‑8份、小苏打5~15份、海盐2~5份、柠檬酸1~6份、增溶剂3‑8份、苯甲酸钠0.2‑1份、植物精油0.1‑0.6份、葡萄糖酸钠4‑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3份、丙酮2‑6份、除色剂2‑10份、椰子油起泡剂1‑2份、泡沬稳定剂0.1‑1.5份。本发明属于石材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高效清洁、快速去除石材表面污渍、快速起泡的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装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涂料是家庭装修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对于不同的部位,刷上不同功能的涂料,以起到相应的作用。
地面返潮是如今一楼或家里有地下室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南方,南风天时,地面和墙面的返潮现象特别严重,返潮现象产生的湿气会腐蚀地板,引起地板开裂,霉变,滋生很多细菌,在厂房等地方的地面返潮会引起地坪起泡、开裂,会让产品变质。目前,对于防潮现象,人们一般都采取防潮处理,但人们容易混淆防潮和防水的概念,往往使用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来处理防潮问题。这不仅不能得到好的防潮效果,结果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这是因为防潮所要解决的是阻止潮气或水蒸气进入室内的问题,而防水解决的是防止液态水渗入室内的问题;防水层的分子致密度是难以阻止水汽通过的。因而,寻求一种能有效阻止水汽通过的防潮涂料是该行业的迫切任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有效防潮、防结露、防霉、防结冰,安全环保的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的组份:白水泥25-30份、钛白粉20-25份、白石英粉15-20份、微粒硅酸2.5-3.5份、氯化钙 1-1.5份、氯化亚铜0.5-1份、硅藻粉1.5-2.5份、凹凸棒石粘土10份-15份、纳米氧化硅1份-3份、预交联凝胶颗粒2份-5份、活性炭1-2份、硅灰石1-3份、纳米二氧化硅11-16份、环氧树脂20-30份、壬基苯酚1-1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3份、膨胀蛭石1-8 份。
进一步地,所述氯化钙为食品级氯化钙。
进一步地,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膨胀蛭石的颗粒直径为1-3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数,分别称取凹凸棒石粘土10份-15份、活性炭1-2份、硅灰石1-3份、纳米二氧化硅11-16份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至800-1300目后经转数900-960/分钟的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充分混合得混合物一;
2)按重量份数计数,分别称取膨胀蛭石1-8 份、环氧树脂20-30份分别经粉碎机粉碎至2000-3000目并与混合物一经转数900-960/分钟的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充分混合得混合物二;
3)按重量份数计数,分别称取白水泥25-30份、钛白粉20-25份、白石英粉15份、微粒硅酸2.5-3.5份、氯化钙 1-1.5份、氯化亚铜0.5-1份、硅藻粉1.5-2.5份、预交联凝胶颗粒2份-5份、壬基苯酚1-1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3份并与混合物二经转数900-960/分钟的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充分混合即得建筑装吸潮干粉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汇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汇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2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压力容器管道无损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叉半复叠增功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