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7901.0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龙;王志斌;李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资源 配置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条件下动态互联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新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对目标区域的结构化模块进行分解,获得多个具有封闭拓扑几何结构的子区域及其对应的权重;根据对目标区域的结构化模块的分解结果,对动态互联资源进行分类处理,获得各层级资源与目标覆盖区域中不同权重子区域的配属关系;在有效的资源配置范围内,依次在重点子区域和全部子区域的资源配置中进行寻优,获得全目标区域的优化配置方案。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复杂条件下数据库的真实性,有效减少在线智能化配置资源时对复杂条件限定运算的计算时间。在能够增强资源与目标区域配置的针对性的同时,使资源的内在关系更加清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杂条件下动态互联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新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动态互联资源是指资源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其中资源的互联信息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套资源体系。通常而言,资源在空间范围内具备有限覆盖性,即资源只能有效覆盖某一个有限的空间区域,这也是动态互联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例如,如图1所示,给出了某种矩形目标区域下,两种不同类型的圆形覆盖互联资源的初始配置示意图。该配置方式使得目标区域完全处于两类互联资源的控制范围内。实际上,对于动态互联资源而言,拟配置的资源之间由于存在时间、逻辑和功能上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动态互联关系,由此造成各动态互联资源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某一资源的配置将会影响其它相关资源的配置情况,由此所需要的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法将更加复杂,通过智能化的方式给出优化的配置方案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实际的资源部署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各个待配置资源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地球曲率、天气条件、甚至光照条件等因素影响,资源有效覆盖范围会随外界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例如,探测监控基站布置在山顶和谷底时,其所能达到的探测覆盖范围具有明显差异。再如,雷达等探测设施在平原地区进行探测时,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对于超低空探测目标的有效探测半径将极大地减小,等等。如图2所示,给出了单一定向扫描资源有效覆盖范围受地球曲率和地形地貌影响的情况示意,对于多个动态互联资源而言,每个资源面临的情况受到地形地貌和其它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具备个体化差异,在进行互联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智能化配置方法进行统筹安排。
动态互联资源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源之间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分层次的互联互通,由此各个单体资源通过信息流的交互形成一套资源互联系统,在针对复杂条件下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时需要在整个资源互联系统的配置参数中进行智能化寻优,快速地获得整体最优解,而不是针对某些资源的配置获得局部最优解。此外,在某些特定需求情况下,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案需要在较短时间内给出,这就需要相关智能化资源配置方法具备较强的快速求解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条件下动态互联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新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对目标区域的结构化模块进行分解,获得多个具有封闭拓扑几何结构的子区域及其对应的权重;
根据对目标区域的结构化模块的分解结果,对动态互联资源进行分类处理,获得各层级资源与目标覆盖区域中不同权重子区域的配属关系;
在有效的资源配置范围内,依次在重点子区域和全部子区域的资源配置中进行寻优,获得全目标区域的优化配置方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对目标区域的结构化模块进行分解,获得多个具有封闭拓扑几何结构的子区域及其对应的权重的步骤的前一步包括:
根据预先构建的复杂条件修订函数对复杂数据信息进行修正,获得资源等效覆盖范围,并将其作为资源配置的范围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7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光滑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磨煤机煤粉细度的预测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