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关口电能表的多目标检测及安全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4524.5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创;贾枬;杨艳;陈亚文;李振东;马生茂;陈海宁;曲樱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H04L9/40;G16Y40/50;G16Y40/10;G16Y10/35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810016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关口 电能表 多目标 检测 安全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关口电能表的多目标检测及安全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主要基于物联网通信协议,提出了关口电能表与检测装置的通信系统架构,实现了多目标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安全数据传输的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另外还基于反向散射通信架构,提出了关口电能表、检测装置与上层监控平台的组网方式,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关口电能表的多目标检测及安全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能计量已成为电力市场各利益主体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是顺应电网发展,保证电能计量准确可靠的必然趋势。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不仅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形象而且会影响贸易结算的准确、公正,涉及广大电力客户的利益。但是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人工现场校验模式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够对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及时预警,难以有效控制计量故障的发生和减少;其次,缺少对全网损耗的在线差异化分析,无法及时找出损耗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优化,从而造成电网经济效益流失严重;再者,采用传统手段无法及时了解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运行情况,从而导致了计量不准,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无法为电网营销提供决策支持另外,电能计量装置的运维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无法使电能计量装置按时轮换,按时检定等,从而使电网贸易结算无法做到准确、公正,严重影响了电网企业的形象。
基于以上问题,目前提出的解决方法大多仍处于传统技术的范围内,即通过增加硬件检测设备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在物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采用这些传统的解决方法显得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而根据目前的物联网技术,将关口电能表的检测带入新的时代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关口电能表的多目标检测及安全数据传输方法,即真正实现检测装置的一对多而不是传统技术的通过多个端口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检测几个关口表,同时提出了通信过程中的安全验证方法,提高通信过程中的保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关口电能表的多目标检测及安全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关口电能表定义为标签,将对关口电能表进行现场检测的现场检测装置定义为阅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分别生成标签和阅读器的公私钥,并在标签中保存标签的私钥和阅读器的公钥,在阅读器中保存阅读器的私钥和标签的公钥;将标签的发送数据定义为包括验证信息、交互验证信息、标签ID、位置信息和传输数据;
S2、阅读器对多个标签发起通信请求,标签发送验证信息到阅读器,同时阅读器也发送验证信息到标签,即根据各自的公私钥进行验证,再发送各自的验证结果到对方,通过交互验证信息验证的标签,进入步骤S3;否则重复步骤S2;
S3、阅读器通过交互信息验证后获得授权,与标签建立通信连接,接收并解析标签ID、位置信息和传输数据,阅读器将解析的信息进行反馈;回到步骤S2继续检测直至检测结束。
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技术,对目前的关口电能表及现场检测装置进行重新定义,使其成为构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备,在保留其原始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设置直接的直接通信连接,并实现检测装置多关口电能表的多目标检测。为了保证通信的安全,上述方案提出了交互验证的方法,未经过交互验证的标签即关口电能表不能加入通信网络,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当然,上述方案提出的只是一种验证方法,显然在通信领域中,还可以采用多种的加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4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