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6593.1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季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H04W76/14;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志博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0 | 代理人: | 李翠雅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接收该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为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运动的操作;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相互传输数据,例如,用户在更换电子设备时,可能需求将一个电子设备中的图片,通讯录等数据传输至另一个电子设备。
目前,用户通常可以触发电子设备A显示设置界面,以通过对该设置界面中“一键换机”控件的操作将电子设备A确定为数据接收设备,并触发电子设备A生成二维码。并且,用户可以对电子设备B重复上述步骤以将电子设备B确定为数据发送设备。之后,用户可以操作电子设备B扫描电子设备A的二维码,以使得该电子设备A和该电子设备B建立一个可传输数据的局域网。进而,用户可以在该电子设备B中选择需要传输的文件(例如,图片,通讯录,视频,音乐等),以触发该电子设备B将用户选择的文件传输至电子设备A。如此,导致一个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即导致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接收该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为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运动的操作;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输入模块和传输模块。输入模块,用于在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接收该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为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运动的操作;传输模块,用于响应于输入模块接收的该第一操作,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接收该用户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运动的第一操作,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通过该方案,用户可以握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并通过控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运动,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直接传输目标数据。相较于相关技术,显然,在上述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无需操作一个电子设备生成二维码,并操作另一个电子设备扫描该二维码以建立局域网使两个电子设备通信,从而简化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