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倾覆型桥梁限位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6522.1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号军;程建波;程小亮;刘宇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覆 桥梁 限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倾覆型桥梁限位挡块装置,包括上挡块、下挡块和可伸长抗拉钢筋,上挡块和下挡块分别与现浇箱梁和下部桥墩连接,上挡块与下挡块之间留有空隙;可伸长抗拉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预埋于上挡块和下挡块内,并且可伸长抗拉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现浇箱梁的预埋钢筋和桥墩的预埋钢筋连接。本发明构思巧妙,支座简单,受力明确,施工快捷方便,不仅对桥梁纵、横向抗震起到作用,还能在桥梁出现倾覆时,提供抗拔、抗倾覆的效果,同时,还能在桥梁支座更换时,提供支座更换所需要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倾覆型桥梁限位挡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高架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而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人民对于桥梁建设的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桥梁混凝土挡块均与支座垫石或上部结构梁体进行侧向刚性碰撞。该工艺由于挡块侧向与支座垫石或上部结构梁体间距较小,施工空间较小,挡块与垫石或上部结构梁体接触面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难易保证。且挡块与垫石或上部结构梁体接触面较小,混凝土限位挡块受力属于悬臂梁的结构形式,主要承担抗弯性能,抗震性能有限,且极易发生脆性破坏,如剪断或破碎等现象。且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超载现象日益凸显,桥梁倾覆事故也日益增多,而常规的桥梁挡块并不具备抗倾覆的功能。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一种施工空间富裕,对受力面外观质量要求低,对桥梁抗倾覆性能好且能充分发挥桥梁挡块抗震性能的桥梁限位挡块装置。本发明既能够对桥梁纵、横向抗震起到作用,还能在桥梁出现倾覆时,提供抗拔抗倾覆的效果,同时,还能在桥梁支座更换时,提供支座更换所需要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抗倾覆型桥梁限位挡块装置,方便现场施工,与桥梁连接性强,受力模式更为合理的桥梁抗倾覆限位挡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同时,该种挡块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好,可有效的对上部结构进行纵、横向抗震限位作用,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还能在桥梁出现倾覆时,提供抗拔抗倾覆的效果,同时,还能在桥梁支座更换时,提供支座更换所需要的空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倾覆型桥梁限位挡块装置,包括上挡块、下挡块和可伸长抗拉钢筋,上挡块和下挡块分别与现浇箱梁和下部桥墩连接,上挡块与下挡块之间留有空隙;
可伸长抗拉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预埋于上挡块和下挡块内,并且可伸长抗拉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现浇箱梁的预埋钢筋和下部桥墩的预埋钢筋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可伸长抗拉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现浇箱梁的预埋钢筋和下部桥墩的预埋钢筋双面焊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空隙中灌注有沥青膏。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上挡块和下挡块之间的空隙宽度为4~6c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可伸长抗拉钢筋上设有半圆形弯钩,半圆形弯钩布置于上挡块和下挡块之间的缝隙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上挡块和下挡块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可伸长抗拉钢筋上涂抹有防锈油漆。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上挡块和下挡块均为混凝土挡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挡块施工空间较大,施工质量较容易控制;本装置能充分发挥了钢筋的抗弯拉性能,抗震能力较好;对桥梁抗倾覆作用提供了有效的限位措施,具有较好的抗倾覆性能;较纵横向有抗震需求地区,仅需设置2个挡块即可满足纵横向抗震需求,节约了工程量;提供了支座更换所需的空间,能够满足桥梁支座更换所需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抗倾覆型桥梁限位挡块装置应用于桥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