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小区用医患护智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909.6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继学;李明璐;李肇璞;刘燕江;尹艺玲;范道松;杨青青;陈环;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40/2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智能 小区 用医患护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小区用医患护智能系统,包括通信接口、n个信息采集服务器、Web后台服务器;通信接口包含小区智能终端接口、家庭用医护患系统通信接口、n个智能终端接口;信息采集服务器i对应患者i、护理员i、智能终端接口i、医生i、患者家属i,1≤i≤n,用于采集患者i生理参数,用药与日常生活等图像,以及护理员i的护理图像,通过智能终端接口i并借助于互联网把患者i的生理参数、用药与日常生活等图像、受护理图像上传给Web后台服务器。本发明充分利用高性价比的微处理,以及灵活、高速的FPGA,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让尽可能多的患者能够经济、便捷地使用该技术方案的产品,极力服务于人们的大健康事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互联网在公共医疗、护理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资料显示,1950年到2015年间,平均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总数从6.11人下降至1.66人,同期总死亡率从每万名22.2人持续下降至7.2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44.6岁上升至75.3岁,预计在2050年将达到80岁。近年来,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正按每年0.6个百分点持续上升,预计到2040年将增加至28%。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占总人口数比例以每年0.3个百分点增长,2017年已至11.4%。
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随之加重。自2008年以来的10年内,居民两周患病率由18.9%上升到24.1%,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高达56.9%(城市66.9%,农村45.8%),慢性疾病患病率竟高达为71.8%(城市81.8%,农村61.6%)。慢性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致病因素,加强长期的日常照护已成为减少慢性疾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伴随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改变,家庭规模、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资料表明,拥有三代人的家庭比例由48.5%下降至18%,而拥有一代人的家庭比例由2.5%快速增长至34.2%,截止2010年,拥有一代或两代人的家庭占比已高达80%,导致我国平均家庭规模从5人降至3.1人。与之相应的是,空巢老人人数逐年增加,人口流动让这一情况更加凸显,这意味着很多子女无法长期照护老年人。
事实上,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总体较大,但人均占有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且医疗资源配置呈现非均衡性特征,主要集中于公立医院,资源利用率受到城乡差异,以及个人收入、年龄、健康状况、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伴随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以及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移,医疗资源紧缺、就医难等现状使得老年人迫切需要子女长期监护。目前承担社会建设主要力量的年轻人均长期在外工作,这使得子女们不能长期在老年人身边提供照护,因而医、患、护三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
医疗卫生资源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
该类方案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医院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例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网络预约挂号系统、医院内危重病人的区域化无线监视系统等。另一种是利用互联网手段集中零散的医疗资源,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医院性质的规模化、系统化的服务网络。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这类技术方案强调“医”,让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加高效、便利地为人们服务,但其缺点为:
对解决“医、患”问题有很大贡献,但是很少涉及“护”,即对解决“护”的问题几乎没有贡献。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
移动医疗Ap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