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9890.3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全海燕;董凤树;韦秀波;罗敏学;兰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海龙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0727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数据 采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观测系统,所述观测系统包括控制主机、炮点和检波点,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主机导入观测系统模板,所述观测系统模板的模板参数包括工区面积、检波点距、炮点距、检波线距、炮线距、检波点数和炮点数,且所述检波点数为全工区的最大检波点可铺设数;
所述控制主机确定目标激发点,所述目标激发点包括所述观测系统模板中的至少一个炮点;
所述控制主机激发所述目标激发点并使所有检波点处于激活状态,所有检波点用于采集所述目标激发点被激发时所产生的地下反射地震数据;
所述控制主机接收所述各个检波点所采集的所述地震数据;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成像,得到地震信息图,所述地震信息图包括地震资料的单炮记录、地质剖面图以及三维地下地质成像图;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地震信息图以及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所述地震数据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导入观测系统模板,包括: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地下地质条件确定所述观测系统模板中所述检波点距、所述炮点距、所述检波线距和所述炮线距;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工区面积确定所述观测系统模板中所述检波点数和所述炮点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根据地下地质条件确定所述观测系统模板中所述检波点距、所述炮点距、所述检波线距和所述炮线距,包括: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地下地质条件确定出排列位置,并根据所采集的所述地震数据对所述排列位置处的检波点进行频谱分析;
响应于所述排列位置处的检波点出现空间假频,所述控制主机对所述排列位置进行调整,所述空间假频来源于所述检波点处采集的干扰信号;
所述全工区内,所述控制主机根据调整后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检波点距、所述炮点距、所述检波线距和所述炮线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成像,得到地震信息图,包括: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各个检波点接收到的单炮记录,获取所述各个检波点处的反射波能量,并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大小,对所述反射波进行现场处理,所述现场处理包括对所述反射波进行反褶积和能量扩散补偿;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现场处理后的反射波进行所述地震成像,得到所述地质剖面图以及所述三维地下地质成像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系统模板的模板结构包括炮线和检波线,所述炮线与所述检波线的排列方式包括对称式排列和非对称式排列;所述对称式排列下,处于全排列接收情况,所述炮线与所述检波线相互垂直,各条炮线相互平行,以及各条检波线相互平行;所述非对称式排列下,处于排列两端滚进滚出情况,所述炮线与所述检波线相互平行,各条炮线相互垂直,以及各条检波线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激发点包括至少两个炮点时,所述控制主机对各个炮点的激发方式为同步激发方式;
所述控制主机接收所述各个检波点所采集的所述地震数据,包括:
所述控制主机接收所述各个检波点对所述各个炮点同步采集的所述地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海龙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海龙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98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