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后开孔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7419.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甬工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站 预制 风道 后开孔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后开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风道板单元预制带错台;S2:根据楼板厚度和风道配筋情况,预制风道时甩出锚固用钢筋,对称选取其中4根钢筋作为吊装风道单元和临时锚固用;S3:根据施工顺序对预制风道进行编号并进行预拼装;S4:楼板现场开孔,作为预留锚固钢筋的锚固空间;S5:预制结构件运输;S6:提升安装;S7:预制结构件临时固定;S8:精轧螺纹钢预应力施工;S9:注浆。本发明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轨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后开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轨顶风道主要采用现浇的施工方案,工序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碗扣件支架搭设→预埋钢筋开凿→整体钢筋制安→风道底板模板安装→预留孔洞检查→验收→浇筑底板砼→安装吊墙模板→验收→浇筑吊墙砼,具体见图,目前,现浇二次结构风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施工空间狭窄,混凝土振捣、养护及模板拆除困难,造成结构混凝土成品质量难以控制。
2、土建需要二次进场施工,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成本较高。
另外,也可以采用轨顶风道下挂梁与车站中板一体浇筑,后期安装风道底板,采用P42.5砂浆填缝找坡处理。这种部分预制的轨顶风道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安装方便、维护费用低,防火性能好,运营期间震动小,接触网安装方便。但这种方案车站需具备中板与轨顶风道侧墙一起现浇的条件,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后开孔施工方法,地铁车站轨顶风道全部预制,预制若干段风道单元相互拼装而构成,相邻预制风道单元是通过承插口连接。预制风道单元长度主要考虑尽量避开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及预留孔洞的设置位置,以及施工作业的方便。每个预制风道板单元为便于连接,两端做成错台,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后开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风道板单元预制,预制若干段风道板单元,风道板单元的分段长度为根据设计布置和施工条件限制进行优选,本实例为2m,每个预制风道板单元为便于连接,在每个风道板单元的两端做成错台结构;
S2:为步骤S1中预制的风道板单元进行依次编号,整理预留的锚固钢筋,复核预留钢筋的长度是否满足现场锚固需要;对称选取其中4根钢筋作为吊装风道单元和临时锚固用;
S3:根据施工顺序对预制风道编号,在预制场地将预制好的风道进行预拼装;
S4:楼板现场开孔,对楼板钢筋扫描后在楼板上现场开孔,根据钢筋扫描结果开孔位置可避开钢筋,孔的深度为为楼板厚度;
S5:预制结构件运输,将步骤S1中制成的预制风道经地铁车站吊装孔吊至放在底板上的平板车上,由平板车平移运输至该段风道安装位置的正下方;
S6:提升安装,钢绞线一端穿过楼板上现场开的孔,与在预制结构件上钢筋连接,钢绞线一端和千斤顶连接,采用千斤顶同步提升预制构件;
S7:预制结构件临时固定,将预制构件提升至设计标高时,利用吊装用钢筋将预制构件临时固定在主体结构楼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甬工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中甬工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7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