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数据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6729.0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6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苏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金区块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交易 数据管理 系统 及其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端以及交易平台,交易平台通过节点网关与区块链节点相连,所述区块链节点包括API接口单元和数据库,API节点单元为交易平台上的节点网关提供连接桥,获取区块链的上链服务,如利用RPC协议,从区块链服务器中调用其SPA内部标准以及自动以函数,从而根据用户端提交的借贷方信息数据进行相关执行操作,数据库,数据库不限于储存过往用户端数据以及用户端与交易平台产生的交互关联数据。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特性与P2P金融系统相结合,可以防止用户数据丢失,容错性高,同时通过调用对应区块链API接口服务即可获取行为日志数据,有利于多方监控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数据管理系统及其管 理方法。
背景技术
P2P是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P2P金融是指个体对个体的借贷方式。P2P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手段,依托互联网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突破了传统信贷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局限,极大降低了整个信贷过程中的搜索、发现、支付以及人工成本。其次,P2P平台通过互联网撮合交易双方,使得资金的供求双方能够充分实现信息沟通,P2P网贷的模式有多种,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由P2P公司构建网络上的平台,资金充足愿意放贷方和资金需求方两方竞价,系统将会“搭桥”撮合双方的交易。
由于P2P平台能够实现个体与个体间的直接借贷,从而大大降低了借贷门槛并极简化了 借贷的流程与手续,加之其具有较大的信息与成本优势,因而短短几年在我国迅速呈猛增的 态势。从现有P2P平台的运行架构来看,用户各种操作产生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全部存储在 中心化的服务器设备上,交易数据的发生全部发生在整个系统内部,与其他外界系统几乎没 有或者少量通信,而这样的一个整体系统往往又是网贷平台独自掌控,通常会导致如下问题:
1、P2P网贷平台暗箱操作。P2P网贷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程序中暗植“后门“逻辑,强买强卖,或私自修改用户数据,资料进行虚假捏造,如交易信息、借贷人的征信、借贷信息以及数据丢失。
2、借贷人造假借贷信息。由于网贷平台信息不完整,存在漏洞等问题,风险把控不严格, 导致审核机制不完善,造成投资人资金无法追回,平台兜底的情况。
3、监管机构与P2P网贷平台信息不对称。在传统中心化的服务器下,虽然监管机构与网 贷平台存在监控,但多是以月度、季度、年度报表形式纰漏与监管审核,导致信息时效性过 长,往往是风险已经发生,才来发现问题。即使存在技术手段的监控,但是信息监控少、而 不全面,导致整体风险把控不够好、问题解决不及时。
4、所有参与P2P平台的用户、机构、平台等数据信息不可追溯。
因此,在中心化服务技术手段下,极易发生P2P平台作恶暗箱操作,征信信息不全面, 交易数据得不到验证,数据不可回溯,P2P行业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数据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 法,为了解决现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借贷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征信信息不完善,平台与监管 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端以及交易平台,交易平台通过节 点网关与区块链节点相连。
其中,所述区块链节点包括API接口单元,API节点单元为交易平台上的节点网关提供 连接桥,获取区块链的上链服务,如利用RPC协议,从区块链服务器中调用其SPA内部标准 以及自动以函数,从而根据用户端提交的借贷方信息数据进行相关执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金区块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国金区块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