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镀银纤维中银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3205.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鲍军方;宁霞;李延平;李昭勇;薛璐;仇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李红丽;孙俊业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镀银 纤维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银纤维中银含量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锦纶镀银纤维中银含量的测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银纤维;(2)将称取的银纤维放入烘箱中烘至净干,冷却至室温,称重为M0;(3)将烘干后的银纤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20%盐酸溶液的量进行溶液,使得银纤维一直处于被浸没的状态,并在常温下连续搅拌20min,直到锦纶完全溶解,形成溶解溶液;(4)将玻璃砂芯漏斗干燥冷却后称重,将溶解溶液倒入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再倒入蒸馏水冲洗;(5)把过滤并冲洗后的砂芯漏斗烘干并冷却,称重,计算得到银的重量M1;(6)计算得到银净干质量分数P。本发明目标物损失较少,能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所用仪器及试剂较少,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纤维中银含量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锦纶镀银纤维中银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现代科技进步在给人类生活提供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危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电磁辐射。而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国际上把它称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以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由于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并且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防护电磁辐射的手段、方法和材料便应运而生。
目前,除对辐射源进行屏蔽以降低其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外,有一种较为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那便是穿戴防电磁辐射的服饰。镀银纤维是一种将银镀入纤维层基材表面,形成表面含有银镀层,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种防电磁辐射的功能性纤维,因其具有抗静电、抗菌除臭、防电磁辐射等复合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应用于抗菌内衣,家纺、特种服装、医疗手术服、体育、部队装备等领域。由于银纤维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等领域,因此技术高度保密。随着银纤维向民用市场的渗透,尤其镀银纤维在防辐射孕妇装上的应用,使银纤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是银纤维及其产品开发的基础,然而当前国内对银纤维的基础研究并不是很多,银纤维中银含量的检测标准,目前也没有相应的国内和国际标准。
步入21世纪,人类的健康、环保意识增强,对纺织品的安全、卫生、保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功能性纤维层出不穷。银纤维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方法:一是在聚合物表面镀上一层纯银得到镀银纤维;二是在纤维成型过程中添加超细银离子而实现功能纤维的制备。目前使用第一种技术制备银纤维的较多。但是因为银纤维较昂贵,直接用银纤维做织物成本太高,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和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成面料。在纺织品中银的含量不仅影响到纺织品的功能性,而且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中要求服装面料准确标注成分,以保障消费者利益。然而,银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并没有相应的鉴定、检测方法。
由于银纤维的含银量是影响镀银纤维成本、品质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如想要从根本上提高镀银纤维的性能和质量,必须先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检测方法,以填补我国对于镀银纤维结构与性能方面研究的空缺。实质性地提高我国的银纤维及其下游产品的性能和水平,从根本上提高镀银纤维以及电磁屏蔽织物的性能和质量,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青岛市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块式膨胀螺栓
- 下一篇:一种钢筋扭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