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水流冲击土壤力的发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8377.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莲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文杰 |
主分类号: | F03B13/08 | 分类号: | F03B13/08;F03B15/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台创工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7 | 代理人: | 金俊男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水流 冲击 土壤 发电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减少水力发电危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少水流冲击土壤力的发电设备,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啮合板,啮合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弹簧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驱动叶,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杆,弹簧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推板,推板远离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水板;所述驱动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晃动管,晃动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板,弹簧板远离晃动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液滤槽。故转盘表面的驱动叶盛水自重变大,转轴转速受限,故传递给螺杆的力变小,即发电轮的转速受限,从而达到了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力限制发电轮转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少水力发电危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水流冲击土壤力的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水力发电已成为我国某些地区的主要发电方式。
查询资料得知,水力发电是利用水中的重力势能以及动能进行发电的,当水中的动能和势能被用于发电后,其自身仍具有很快的流速以及冲击力,而现有技术对此并无相应的处理措施,导致大量的土地被水流冲击损坏而无法再进行使用;此外,由于水力发电的水位地势较高,水流的流速较大,故需使用部分牵引力限制发电轮的转速,如此一来,水力发电中的部分电能会被浪费,因此一种减少水流冲击土壤力的发电设备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减缓水流被利用后的流速降低损坏土壤的力、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力限制发电轮转速并自动关闭水闸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水流冲击土壤力的发电设备,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啮合板,啮合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弹簧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驱动叶,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杆,弹簧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推板,推板远离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水板;所述驱动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晃动管,晃动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板,弹簧板远离晃动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液滤槽,驱动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水流到达发电轮表面的驱动叶表面,水流会直接流过发电轮,后水流流至转盘表面的驱动叶上,此处驱动叶的弧形面与水流相对而承接水流,故将水流的动能被削弱,从而达到了减缓水流被利用后的流速降低损坏土壤力的效果。
2.通过水流推动发电轮旋转后流在转盘表面,故转盘表面的驱动叶盛水自重变大,转轴转速受限,故传递给螺杆的力变小,即发电轮的转速受限,从而达到了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力限制发电轮转速的效果。
3.通过水流不断的流出,当弹簧杆收缩至中间部位时会带动推板一起向上移动,故推板推动止水板向靠近出水口的方向移动,从而达到了无需额外电力便可完成关闭水闸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弹簧杆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发电轮,发电轮的内部设置有发电组件,利用电磁原理产生电流。
优选的,所述发电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扇叶,扇叶与驱动叶为同一物件,且与转盘表面的驱动叶朝向相反,便于水流直接流过发电轮表面。
优选的,所述止水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具有弹性恢复力,导向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滚轮,滚轮可减少止水板移动的滑动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拉绳远离弹簧杆一端与缠绕杆活动连接,且缠绕杆的尺寸与拉绳的尺寸相适配,便于拉绳缠绕在其表面。
优选的,所述推板处于弹簧杆的中间位置上,故当弹簧杆形变至中间时,推板才会被推动,这样设计是为水流发电提供一定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发电轮与转盘不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发电轮所处的高度大于转轴的高度,便于水流被赋予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文杰,未经吕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