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5622.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锦;阮欣;赵超;徐利超;夏子金;薛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E01D19/1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斜拉索 隔热 防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斜拉索护套表面进行预处理;
(2)将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叠压缠绕于斜拉索护套表面,逐卷缠绕直至覆盖至目标高度,得到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层,缠绕过程中,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需要续接时,采用叠压粘接的方式完成续接;
(3)在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层表面涂覆防水密封耐候层,得到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预处理过程为,对斜拉索护套表面进行清理修复,外涂自粘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缠绕角度为α,α满足:
式中,β—隔热系数,D—斜拉索直径(cm),t—缠包带厚度(cm),b—缠包带宽度(cm),α—缠绕角度(缠绕时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长度方向与斜拉索截面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宽度为30~50cm、厚度为7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从锚头处开始至其上1m范围内采用手动缠绕的方式,之后采用缠包机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叠压粘接的方式为,缠绕包覆至上一卷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用完后,保持上一卷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缠绕位置与缠绕张紧度,并摊平其末端,剪短下一卷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首端,将下一卷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首端叠压在上一卷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末端上方,并固定粘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为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缠绕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该逆时针方向为沿斜拉索由下至上的视角所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防水密封耐候层为氟碳漆层。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中施工方法得到的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拉索护套;
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层:由包覆于斜拉索护套表面的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构成,其中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缠绕角度为,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宽度为30~50cm、厚度为7mm~30mm;
防水密封耐候层,涂覆于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层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6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散热效率的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出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