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4328.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李嗣杰;贾泓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8;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腺癌 前哨 淋巴结 体表 定位 套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通过设计固定贴、栅格、敷贴、麻醉贴,所述敷贴为方形敷贴,左侧和上侧设有带有标识的栅格,所述栅格材料为显影材质,敷贴左下角接有麻醉贴,敷贴的四边接有固定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拍片完成后对病人的前哨淋巴结病灶进行定位,即可以根据拍摄的光学影片对照找到病人的前哨淋巴结,精准确定,在手术治疗时,减少了活检时的错位,减轻了手术创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
背景技术
目前,CT淋巴显像(CT-LG)、核素前哨淋巴结显像技术等都需要用乳腺肿瘤周围或乳晕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造影剂。为了避免皮下注射时,由于造影剂体积以及张力增大给患者所带来的局部疼痛感,造影剂注射前,一般先皮下注射一定剂量的麻醉剂。
通过CT淋巴显像(CT-LG)或核医学图像能够识别前哨淋巴结,但要确定其性质,最终还需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将前哨淋巴结取出后送至病理检查。这就需要将图像上识别的前哨淋巴结在体表相应的位置进行标记定位,这样就能够避免活检手术切口选择时的盲目性,进而避免由于活检切口过大而给患者带来的手术瘢痕大,愈合时间过长等问题。目前,CT-LG定位前哨淋巴结主要是通过CT激光引导系统确定其在体表的大致位置,标记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但由于有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未配备CT激光引导系统,从而导致这些医院难以开展对乳腺癌患者的CT-LG检查。
目前存在的问题:
1、但由于有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未配备CT激光引导系统,从而导致这些医院难以开展对乳腺癌患者的CT-LG检查。
2、拍片完成后需要在病人病灶的体表处做标记,需要根据拍摄的光学影片在对照找到病人的前哨淋巴结,存在的误差较大。活检时一旦错位,就需要扩大手术范围去寻找前哨淋巴结,将加大对病人造成的手术创伤。
3、活检前需要采用注射麻醉,病人在接受麻醉剂皮下注射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影响活检穿刺的进行,这种疼痛感可能会增加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淋巴显像的正常进行。
4、目前的定位光栅在病人拍摄医学影片时,没有较好的固定,尤其前哨淋巴结的位置特殊,一旦病人身体出现晃动,就会影响后期的标记,且光栅没有区域识别,医护人员在确认病灶位置时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通过设计固定贴、栅格、敷贴、麻醉贴,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包括固定贴、栅格、敷贴、麻醉贴,所述敷贴为方形敷贴,左侧和上侧设有带有标识的栅格,所述栅格材料为伽马射线探测仪显影材质,敷贴左下角接有麻醉贴,敷贴的四边接有固定贴。
所述栅格由纵向杆、横向杆、纵向标识、横向标识组成,所述横向杆和纵向杆交替焊接,形成若干方形的导向定位格,即通过定位格,可在CT显影后,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的位置。
所述栅格的最上侧的横向杆、最左侧的纵向杆上分别焊接有横向标码,纵向标码,手术医生可根据横向标码,纵向标码,准确的在导向定位格内对病人的病灶标记。
所述横向杆和纵向杆交错形成的定位格长10mm,宽10mm。
所述纵向标识为数字标识,从上到下分别从数字“1”顺序标识到数字“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4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