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网络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3934.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农业 大棚 环境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通风电动门,所述棚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总控箱,所述棚体的顶端设置有棚顶,所述棚顶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光照度传感器;所述棚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远离棚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第一抽水泵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输液管;所述棚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灯杆与灌溉管,所述灌溉管设置在灯杆的下方,所述灯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与增温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增温灯的一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更加的节能环保,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更加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控制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5G网络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系统,属于环境控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大棚又称温室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农业大棚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环境进行管控,在进行环境控制时即需要使用到环境控制系统,并且通过5G网络发送控制指令能够加快控制信息的传输速度。
公开号为CN10656134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棚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大棚薄膜,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卷膜装置,可以卷起大棚薄膜或者放下大棚薄膜;还包括电控单元ECU,该ECU电机一体形成;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ECU接收上述传感器的信号,当大棚内温度过高和/或湿度过大和/或光照不足时,ECU控制电机转动,带动大棚卷轴转动,从而打开/关闭大棚薄膜。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时监控大棚的状态参数,能够对大棚进行智能控制;但其不够节能环保。
现有的大棚环境控制系统,采集数据较为单一,在外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仍然会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导致电能浪费,同时在灌溉过程中灌溉过多的水没有进行回收处理,不够节能环保,给大棚环境控制系统的使用带来的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大棚环境控制系统,采集数据较为单一,在外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仍然会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导致电能浪费,同时在灌溉过程中灌溉过多的水没有进行回收处理,不够节能环保,给大棚环境控制系统的使用带来的一定影响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5G网络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5G网络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通风电动门,所述棚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总控箱,所述棚体的顶端设置有棚顶,所述棚顶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光照度传感器;
所述棚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远离棚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第一抽水泵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输液管;
所述棚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灯杆与灌溉管,所述灌溉管设置在灯杆的下方,所述灯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与增温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增温灯的一侧,所述灌溉管的下端外表面螺栓连接有喷头;
所述棚体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输水管;
所述棚体的内部靠近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靠近另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种植盒与集水仓,所述集水仓设置在种植盒的下方,所述种植盒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集水仓的内部底端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集水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电子阀;
所述总控箱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总控箱的内部设置有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总控模块与信息发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