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声传译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0140.1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8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胜;潘再生;来晓;郑慧娴;曹焱;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中控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40 | 分类号: | G06F40/40;G06F40/58;G10L15/00;H04R1/10;H04R29/00;H04W4/80;H04W76/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声 传译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声传译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第一语言采集播放模块、第二语言采集播放模块、主机模块;所述主机模块进一步包括:用于采集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的第三语音采集单元;用于播放第二语言或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的第三语音播放单元;用于将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翻译成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或将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翻译成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的语音翻译单元;其中,所述主机模块与所述第一语言采集播放模块之间建立有第一链路;所述主机模块与所述第二语言采集播放模块之间建立有第二链路;所述主机模块可选择打开或关闭上述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所述主机模块可选择打开或关闭其各个单元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声传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同声传译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对可以实现同声传译的智能硬件设备的需求已经非常强烈。首先,越来越多的人有出国游玩的需求。虽然英语开始普及,但是能用于日常交流的还是少数。很大一部分人有钱却不敢自由行。其次,很多的国家如中国,只靠英语也依然寸步难行。再次,同声传译一直是大需求,但当前的同声传译主要是在会议室中靠人工传译来实现。
另一方面,同声传译设备的实现已有很大的技术可行性。高速移动网络已经在全球覆盖,或即将覆盖;手机即时翻译软件产品已经有很多;智能硬件设备的语音采集和降燥处理能力大幅度加强;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日驱成熟;Google、讯飞、百度等语音识别和翻译平台已非常成熟并开放使用;此外也有丰富的AI技术框架可以借用。
目前常见的翻译设备包括有:
1.翻译笔/翻译棒
带按键,带扬声器,带麦克风。靠按键带触发录音和翻译功能,翻译的内容以语音或者文字方向展示出来。
所以使用效果就是:A用户按按键说一句话,等着翻译笔翻译,然后B说一句,再等着翻译笔翻译。无法做到同声传译,无法对大段话及时完成翻译,扬声器的语音会影响用户本身的讲话节奏。最后,只能是一问一答,只限于街头问询。
使用体验不够。
2.口译APP
手机上的APP,功能类似上述翻译笔。没有特殊硬件使其更加方便,但受限于智能手机系统开放的权限(如同时只有一个语音输入通道),可实现的功能不多。使用体验上还比不上翻译笔。
3.同声传译设备
用于会议场合,主要靠人的同声传译,用户只是带了个耳机收听人工翻译。用耳机而不是扬声器可以使翻译不干扰正常交谈,同声传译速度够快的话,与普通交谈没有影响。用户体验好,但是成本太高,而且不适合于个人外出的场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声传译的设备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声传译设备,包括:
第一语言采集播放模块、第二语言采集播放模块、主机模块;
所述第一语言采集播放模块,用于采集或播放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语言采集播放模块,用于采集或播放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
所述主机模块进一步包括:
用于采集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的第三语音采集单元;
用于播放第二语言或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的第三语音播放单元;
用于将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翻译成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或将第二语言的音频数据翻译成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的语音翻译单元;
其中,所述主机模块与所述第一语言采集播放模块之间建立有第一链路;所述主机模块与第一语言采集播放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链路进行第一语言的音频数据的无线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中控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宁波中控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学特征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工车间空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