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脱盐废水水质波动的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8643.5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吴百春;张晓飞;李兴春;刘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43 | 分类号: | B01D35/143;B01D29/03;B01D29/68;B01D29/60;G01N27/06;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盐 废水 水质 波动 预警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脱盐废水水质波动的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其中,电脱盐废水水质波动的预警装置包括:预警管线,预警管线的入口与电脱盐装置的排水管线的侧面连通;进水泵;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出水压力表,进水泵、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和出水压力表沿远离预警管线的入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预警管线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出水压力表、和电脱盐装置均电连接,并获取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和出水压力的参数,或者控制电脱盐装置的动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监控电脱盐废水的水质波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脱盐废水水质波动的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原料油的劣质化、重质化,炼化企业电脱盐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原料油乳化严重,电脱盐装置中油水分离困难,导致原油电脱盐脱水合格率低,且其产排污水污染物浓度高、乳化严重,严重冲击后续污水处理系统。但目前还缺乏对电脱盐装置稳定运行及污染产排的系统分析,难以为炼化企业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电脱盐装置通过投加破乳剂、注水、静态混合器、混合阀等联动来保障脱盐效果。但原油性质差且波动大,这给电脱盐装置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石油炼制电脱盐污水属于高含盐含油污水,水量小,但乳化严重。炼制原料的劣质化、重质化增加了其中环烷酸类、胶质、沥青质等污染物的浓度,加大了电脱盐污水的乳化程度,导致这类含油含盐污水的预处理难度较轻质原油电脱盐污水大很多,不仅增加了隔油池的负荷,其难以生物降解的特性也影响了后续生化工艺的稳定运行。
通常,电脱盐罐设计时,反冲洗频率为每周1次。但大部分企业为应对原油劣质化、重质化带来的负面问题,在工艺参数调整方面提高了反冲洗频率或者增加了反冲洗时间。反冲洗频率提高,必然增加反冲洗废水水量,同时由于其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负荷大幅提升,严重冲击后续污水处理系统。一旦冲击,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工艺段恢复难度极大。
目前,部分企业采取了电脱盐废水集中预处理的方式以缓解其对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警系统,难以监控电脱盐废水的水质波动,无法从技术性和经济性方面稳定运行预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脱盐废水水质波动的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监控电脱盐废水的水质波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脱盐废水水质波动的预警装置,包括:预警管线,预警管线的入口与电脱盐装置的排水管线的侧面连通;进水泵;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出水压力表,进水泵、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和出水压力表沿远离预警管线的入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预警管线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出水压力表、和电脱盐装置均电连接,并获取进水压力表、过滤装置和出水压力的参数,或者控制电脱盐装置的动作。
进一步地,预警装置还包括: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与过滤装置连通,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能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向过滤装置中加水;设置在预警管线上的电导率测定仪,电导率测定仪设置在进水泵和进水压力表之间,并能够检测预警管线内液体的电导率,电导率测定仪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并将检测到的电导率输送至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泵;储水池,反冲洗泵设置在储水池和过滤装置之间,并驱动储水池中的水进入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预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预警管线上的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进水泵和排水管线之间,并控制排水管线的废水仅能够由排水管线进入预警管线。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为粗滤过滤器,粗滤过滤器包括筒体和容纳在筒体内的滤芯,滤芯为不锈钢楔形滤网,且网孔目数为10-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8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传感接头以及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