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压缩感知算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5260.2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8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褚孝鹏;鲍金祥;徐鹏;刘旭;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18/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压缩 感知 算法 地震 数据 重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采用压缩感知算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使用超完备字典取代基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稀疏转化;
S2、选取初始化的随机单位阵作为观测矩阵;
S3、采样矩阵与正则化相结合然后通过正交匹配跟踪算法来实现对缺失地震数据的恢复重建;
步骤S1所述超完备字典的构建步骤包括:
S11、输入要分解的信号并设置参数,形成超完备原子库;
S12、寻找最佳原子,从原信号或者残差中减掉在最佳原子上的分量,并做进一步的分解;
S13、重复执行步骤S12至分解完成,形成超完备原子库;
步骤S3所述恢复重建的步骤包括:
S21、残差初始化,迭代次数设为1;
S22、找出残差和传感矩阵的列积中最大值所对应的脚标;
S23、重建原子集合;
S24、使用最小二乘法,更新残差,迭代次数加1;
S25、重复执行步骤S22至S24,至迭代停止;
S26、结果输出。
2.一种采用压缩感知算法的地震数据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稀疏化单元,用于使用超完备字典取代基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稀疏转化;
矩阵单元,用于选取初始化的随机单位阵作为观测矩阵;
恢复单元,用于采样矩阵与正则化相结合然后通过正交匹配跟踪算法来实现对缺失地震数据的恢复重建;
稀疏化单元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要分解的信号并设置参数,形成超完备原子库;
分解模块,用于寻找最佳原子,从原信号或者残差中减掉在最佳原子上的分量,并做进一步的分解;
完成模块,用于分解模块重复执行至分解完成,形成超完备原子库;
恢复单元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残差初始化,迭代次数设为1;
脚标模块,用于找出残差和传感矩阵的列积中最大值所对应的脚标;
重建模块,用于重建原子集合;
更新模块,用于使用最小二乘法,更新残差,迭代次数加1;
迭代模块,用于重复执行脚标模块、重建模块、更新模块,至迭代停止;
输出模块,用于结果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2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