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筒仓穹顶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28679.5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刁川;安健;姚志林;赵平;杨磊;马建平;张大立;杨凡;罗朝虎;张玉蓉;叶剑华;王红卫;徐光明;孙灵;张中;刘强;陈本宽;颜斌;黎吉龙;吴孟玄;龙应华;赵勇;姚志刚;王文胜;梁德斌;任杰;杜典祥;杨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4 | 分类号: | E04G11/04;E04G11/36;E04G11/4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 地址: | 550033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筒仓 穹顶 新型 模板 支撑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筒仓穹顶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穹顶具有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特性,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后制作圆台形钢桁架支撑平台,整体提升至筒壁顶部提供可靠的模板支撑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普通成熟的钢管木模系统完成混凝土穹顶施工。本发明模拟建模分析通过后,根据支架的结构设计出三维模型,对细部构造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出构件CAD大样图,采用工厂化制作构件,现场组装的钢桁架支撑平台力学性能好,支撑效果显著,减少施工人员不必要的高空作业时间,降低安全风险;且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结构简单,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筒仓穹顶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筒仓因其体型合理、仓体结构受力明确,计算结构简单,有效储存率高,经济效果显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块料、颗粒、粉尘物储存。随着我国科技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筒仓需求量往大容量、功能多样化发展,对筒仓建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筒仓穹顶传统做法是仓壁施工完毕,在筒仓中心搭设满堂支撑架,作为穹顶的施工平台,再支设上部模板。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发现四个较大缺点:一是工程量大、劳动力需求量大、周转周期长;二是仓内空间被完全占用、不能展开工作面,经济性差;三是满堂支架搭拆过程中杆件、配件等不易被进、出仓体,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四是圆台形屋面标高难以进行线性控制,支撑系统各个断面数据均不同,现场安装容易混淆,出现错误,造成返工。
在现有技术中,由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208604921U))公开了一种穹顶模板钢桁架支撑体系涉及穹顶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穹顶模板钢桁架支撑体系,包括上弦支撑架和下弦支撑架,所述下弦支撑架所在平面和上弦支撑架顶端在平面均与水平面平行,上弦支撑架和下弦支撑架固定相连组成类圆锥台状空间桁架结构;该方案利用上弦支撑架和下弦支撑架固定相连组成类圆锥台状空间桁架结构大大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采用模板钢桁架结构,可以减少周转材料的使用。
又有,由宋丰伟申请的发明专利(公开号为110306782A)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厂房外壳穹顶模板及其拼装施工方法,所述反应堆厂房外壳穹顶模板支撑于反应堆厂房外壳筒体,与反应堆厂房内壳之间无刚性连接。该方案支撑于安全壳厂房外壳筒壁,无需在内穹顶上搭设拆除支架,缩短了外壳混凝土施工的准备时间。由于与内壳无刚性连接,反应堆厂房安全壳试验不受外穹顶施工的影响,释放了工期。
鉴于以上问题,为了使筒仓穹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更趋规范化、标准化、简单化,我单位通过自身不断研发,多次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本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筒仓穹顶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以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筋混凝土筒仓穹顶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穹顶具有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特性,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后制作圆台形钢桁架支撑平台,整体提升至筒壁顶部提供可靠的模板支撑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普通成熟的钢管木模系统完成混凝土穹顶施工。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仓壁施工至距离穹顶下环梁底端200~500mm高度时,在仓壁内侧环向均匀埋设预埋件;然后将在地面组装好的钢桁架支撑平台通过电动环链提升机整体提升至仓壁预埋件上面200mm处,进行仓壁牛腿焊接,检测合格后将桁架降至牛腿上就位;再在此支撑平台上搭设高度不大于2米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模板铺装、钢筋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后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8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