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任务线的智能城市运行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5913.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控特斯联(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F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地址: | 40001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任务 智能 城市 运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任务线的智能城市运行的方法和系统,方法主要包括对于智能城市运行中的任一个数据分析运算需求,拆分为一个本地计算任务线,以及一个或者多个云端计算任务线;按照效用最优的原则,确定云端服务器的数据计算量和计算线程数,进而确定云端服务器可承担的任务线数以及任务线的预期完成时间;按照使得一个数据分析运算需求的所述本地计算任务线和云端计算任务线最大化并行的方式,将拆分的所述云端计算任务线分配给适当的云端服务器。系统主要包括云端服务器、本地终端、任务调度控制器和协调器。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实现多任务线计算执行计算任务,提高计算和传输效率,使得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城市多源任务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任务线的智能城市运行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城市是以无线物联网为媒介并且覆盖整个城市范围的智能化系统,城市中各类的传感设施、监控设施、门禁刷卡设施、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多媒体设施等,均可以利用无线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从而在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预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传感设施对城市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状况进行分析,监控设施和门禁刷卡设施在人脸等人体特征量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身份验证、通行控制和可疑报警等,交通设施实现交通限流和通行指挥等等,从而支撑整个智能城市的运行。
如上文所述,智能城市的运行离不开数据的分析运算,其中大部分数据分析运算具有较大的运算量和数据处理量,随着智能化向深度方向发展,数据分析运算的运算量和数据量的量级显著加大,单个智能设施本地计算的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电池待机等方面都已经逐步无法胜任。
云计算提出前端的智能设施只负责基本的数据采集和结果反馈、动作执行等,将数据分析运算上移到云端的服务器,利用服务器强大的运算能力加以执行。但是,在智能城市的规模和数据量级下,云计算会增加中间环节,导致通信负荷增大,数据运算的开销增大,同时智能设施的响应速度下降。
可见,对于智能城市运行来说,数据分析运算需要在本地计算和云端计算之间实现最优化的平衡,将运算任务在本地和云端进行拆解和分配,使得整体效益达到最优化。
另外,智能城市物联网的覆盖空间和网络规模庞大,导致数据分析运算任务的源头众多,呈现出多源任务线并行的特征。对涉及数据分析运算的多源、并发的任务线,如何实现在本地计算和云端计算之间实现有效动态管理,保持任务线整体的平滑,避免过多的停滞中断,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通过一种基于多源任务线的智能城市运行的方法和系统,将计算任务分配到本地计算任务线和云端任务线上再进行计算,实现多源任务线的计算和处理,数据分析运算在本地计算和云端计算之间实现最优化的平衡,将运算任务在本地和云端进行拆解和分配,使得整体效益达到最优化。
(二)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任务线的智能城市运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智能城市运行中的任一个数据分析运算需求,拆分为一个本地计算任务线,以及一个或者多个云端计算任务线;
按照效用最优的原则,确定云端服务器的数据计算量和计算线程数,进而确定云端服务器可承担的任务线数以及任务线的预期完成时间;
按照使得一个数据分析运算需求的所述本地计算任务线和云端计算任务线最大化并行的方式,将拆分的所述云端计算任务线分配给适当的云端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任一个数据分析运算需求拆分为一个本地计算任务线,以及一个或者多个云端计算任务线的具体方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控特斯联(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光控特斯联(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