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4643.X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4;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叶虹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协同 处理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从边缘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目标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和中心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利用边云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包检测规则对第一数据包进行检测;若第一数据包满足边云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包检测规则,则根据对应边云数据传输隧道的中间用户面功能或者第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用户面功能的上行的核心网隧道信息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封装;通过边云数据传输隧道发送第一数据包至连接中心服务器的第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用户面功能,或者通过中间用户面功能发送至连接中心服务器的第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用户面功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比于4G(4th-genration,第四代)核心网对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支持能力不足而带来的种种问题,5G核心网在架构中就考虑了支持边缘计算的需求,在网络层面和能力开放层面都支持边缘计算。在网络层面,5G核心网支持多种灵活的本地分流机制、支持移动性、支持计费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以及合法监听。对于本地分流机制,5G核心网支持上行链路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功能和BP(Branch Point,分支点)功能。
但是,当边缘服务器和中心服务器没有直接连通的情况下,相关技术中的5G核心网只能支持业务的单点处理,即业务由中心服务器处理或者由边缘服务器处理,不能支持业务同时需要中心服务网和边缘服务器处理的场景。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业务的多点处理。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协同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边缘服务器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目标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和中心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边缘服务器对所述目标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包进行处理生成的,所述上行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目标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和所述边缘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利用边云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包检测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检测;若所述第一数据包满足所述边云数据传输隧道的数据包检测规则,则根据对应边云数据传输隧道的中间用户面功能或者第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用户面功能的上行的核心网隧道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封装;通过所述边云数据传输隧道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的所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用户面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协同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用户面功能或者中间用户面功能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目标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和中心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边缘服务器对所述目标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包进行处理生成的,所述上行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目标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和所述边缘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所述中心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