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椴组培苗的移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0722.3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杰;于建国;王梓默;朱红波;宋子龙;勾天兵;包广道;罗也;付世萃;于海洋;张延明;王丽丽;杨晶;蔡群;张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24/28;A01G24/15;A01G24/30;A01G24/1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椴组培苗 移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椴组培苗的移栽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包括炼苗,筛选组培苗,移入炼苗培养基,置于通风室温环境中,空气湿度65~90%,炼苗时间3~5d,得炼后苗;培养,筛选炼后苗移栽到混合基质中2~3个月,每周补充含有IBA0.3~0.5mg/l、GA0.2~0.5mg/l的MS营养液至所述混合基质浇透,环境湿度70~80%;移栽。本发明筛选出的组培苗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提高了组培苗移栽后的存活率和质量,本发明方法效果显著,移栽成活率平均达9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紫椴组培苗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紫椴为乔木,作为中国的主要蜜源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一般组培苗培养包括炼苗,目的在于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组培苗健壮,最终达到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目的。驯化应从温度、湿度、光照及有无菌等环境要素进行,驯化开始数天内,应和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驯化后期,则要与预计的栽培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
很多树种也可不进行特别的驯化,或驯化与移栽同步。如桉树试管苗直接移植后,通过遮荫和加强喷水、防病等,就能保证移植顺利成活。
但是,关于紫椴移栽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紫椴组培苗对环境变化适应性较差,导致移栽成活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紫椴的移栽成活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椴组培苗的移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椴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炼苗,筛选组培苗,移入炼苗培养基,置于通风室温环境中,空气湿度65~90%,炼苗时间3~5d,得炼后苗;
(2)培养,筛选炼后苗移栽到混合基质中2~3个月,每周补充含有IBA0.3~0.5mg/l、GA 0.2~0.5mg/l的MS营养液至所述混合基质浇透,环境湿度70~80%;
(3)移栽。
依照本发明的调节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组培苗的耐受性,一旦炼苗条件控制不当,将影响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优选的:步骤(1)炼苗培养基为MS液体培养基500份加入1.0mg/l BA 1~2份、活性炭0.5份、复合维生素2~5份和青霉素0.5~1份。
随意替换成分对组培苗的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优选的:步骤(2)混合基质成分包括MS营养液、腐殖土、蛭石和珍珠岩,质量配比为(0.5~1)∶(3~5)∶(1.5~2)∶(0.5~1)。
优选的:混合基质含IBA浓度为0.3~0.5mg/l、GA浓度为0.2~0.5mg/l。
优选的:步骤(3)移栽前的准备工作:对待移栽地块松土,浇水,施氮磷钾复合肥、大量元素、维生素和微生物菌剂,定期喷洒除草、除虫药剂。
松土有利于增加透气,利于浇透底水,氮磷钾复合肥保证营养供给,大量元素、维生素包括Na、B1、B6,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微生物菌剂促进根系生长。
优选的:步骤(1)、(2)皆需要定期灭菌,每2~4d喷洒灭菌灵。
消毒尽量全面,包括用到的工具如剪子、承装炼苗培养基的容器等,组培苗根部先用流水冲洗,把培养基冲洗干净,再采用多菌灵浸泡1h杀菌,工作环境采用84消毒;消毒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有一定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型龟头脱敏器
- 下一篇:一种头体两用多功能伽马刀治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