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子通行状态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9025.6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9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龙;何家辉;吴明庆;刘芳;张永成;范钦满;崔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22 | 分类号: | G06Q50/22;G06Q10/06;H04W4/029;G16H50/80;G06K9/62;G06K9/4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融合 电子 通行 状态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子通行状态管理方法,基于填报的个人信息和手机定位追踪信息,结合多源信息的融合进行电子通行状态判断健康码;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基于上述信息自动判断个体当前的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并实时将相关的信息上传至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云端平台进行保存,同时在个体的移动端自动实时更新显示;该判断方法还通过外界健康风险信息的干扰,对个体通行状态自动分析并更新。本发明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并更新个体的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配合现行的通过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的颜色判断出行管理方法,可方便高效地开展公共安全健康和场所通行准入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子通行状态管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主动填报信息和手机定位追踪等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子通行状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有较长的潜伏期(7-14天),而冠状病毒在潜伏期也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对个体不进行管理,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与扩散。但在大多数传染病的流行中,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常常超过显性感染者。因此,在这类疫情病毒的传播中,由于隐性感染者数量多,且难以发现和诊断,给传染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次疫情可能会是一场长期的战役。而社会要运作,工厂要复工,学生要上学...不能等完全没有感染者了在开工。只能一边控制,一边陆续开工。目前,暂时还没有较好的可以对个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子通行状态管理方法,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并更新个体的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配合现行的通过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的颜色判断出行管理方法,可方便高效地开展公共安全健康和场所通行准入管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子通行状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方法是基于填报的个人信息和手机定位追踪信息,结合多源信息的融合进行电子通行状态判断,得出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所述的判断方法是基于上述信息自动判断个体当前的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并实时将相关的信息上传至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云端平台进行保存,同时在个体的移动端自动实时更新显示;该判断方法还通过外界健康风险信息的干扰,对个体通行状态自动分析并更新;配合现行的通过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的颜色判断出行管理方法,可方便高效地开展公共安全健康和场所通行准入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通行状态健康码的状态为红码、黄码或绿码。
进一步的,所述填报的个人信息包含旅居信息、健康信息、住址信息;所述手机定位追踪信息包含场所位置信息、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通行状态判断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程序开始 ;
步骤2:(1)使用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执行步骤3;(2)手机自动定位当前位置并标记时间,执行步骤4;
步骤3:(1)基于填写位置输出电子通行证的标记;(2)基于填写位置输出电子通行证的标记;
步骤4:基于手机定位位置与时间,判断是否有可疑接触并输出电子通行证的标记;
步骤5:三次输出的标记进行融合;
步骤6:输出电子通行证显示标记;
步骤7:根据输出标记实施对应管理措施;
步骤8:程序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通行状态判断的规则如下:
(1)基于填写信息:
1.若:温度37.5度 AND 14天内到访过疫区 AND 14天内有疑似接触 AND 居住在有疫情小区,则输出健康码为——红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9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