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桥梁板件的拉结钢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18574.1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方健;周良;陆元春;顾颖;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桥梁 钢筋 计算机辅助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桥梁板件的拉结钢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步骤如下:a、混凝土构件选择;b、图形准备;c、控制点生成;d、拉结钢筋信息生成;e、拉结钢筋中心线建模。本发明的应用能在混凝土桥梁板式构件或板件内部快速建立拉结钢筋模型群组,不需手动建立初始钢筋模型,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能根据需求建立各种类型的拉结钢筋模型的弯钩段,可调整弯钩角度及长度,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桥梁板件的拉结钢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BIM设计软件中,在民用建筑及水工结构领域出现了针对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建模功能,能针对常规构件生成钢筋模型。但由于在桥梁结构在设计方法及习惯上与上述领域有明显不同,相关钢筋建模功能并不适用。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在2018年至2019年针对混凝土桥梁提出了一系列基于CATIA软件钢筋的建模方法,但是相关方法未提及混凝土构件内部的两层钢筋网之间的拉结钢筋的建模,相关技术仍有不足。
因此,如何针对混凝土构件内部的两层钢筋网之间的拉结钢筋进行建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混凝土桥梁板件的拉结钢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实现的目的是能在混凝土桥梁板式构件或板件内部快速建立拉结钢筋模型群组,不需手动建立初始钢筋模型,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能根据需求建立各种类型的拉结钢筋模型的弯钩段,可调整弯钩角度及长度,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桥梁板件的拉结钢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a、混凝土构件选择;选择已建立混凝土外形模型及混凝土表面对应钢筋网模型的板件,所述板件作为拉结钢筋建模的实施主体;
其中,所述钢筋网模型完全由三维曲线段或者完全由三维直线段构成;
b、图形准备;
b1、选择所述板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作为建立所述拉结钢筋建模的主基准面和副基准面;所述主基准面与所述副基准面互相平行或者相交;
b2、选择所述主基准面与所述副基准面分别对应的两组钢筋网,作为主钢筋网和副钢筋网;
所述主钢筋网与所述副钢筋网的形状相似;
所述形状相似是指所述主钢筋网的外层主钢筋阵列组和内层主钢筋阵列组与所述副钢筋网的外层副钢筋阵列组和内层副钢筋阵列组在相应阵列方向在所述主基准面上的投影互相平行,在相应钢筋轴线方向在所述主基准面上的投影互相平行;
b3、提取所述主钢筋网和所述副钢筋网中的控制信息;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主钢筋网和所述副钢筋网中每个钢筋阵列组的所属的每一钢筋的直径每一所述钢筋中心线至所属基准面的距离d的绝对值、每两个所述钢筋阵列的间距s、每个所述钢筋阵列的钢筋总根数n;
即,所述主钢筋网的钢筋阵列组的两组控制信息数组分别命名为外层主钢筋阵列组控制信息数组RAPIFO和内层主钢筋阵列组控制信息数组RAPIFI,包括的控制信息分别为dpO、spO和npO,以及dpI、spI和npI;
所述副钢筋网包含钢筋阵列组的两组组控制信息分别命名为外层副钢筋阵列组控制信息数组RADIFO和内层副钢筋阵列组控制信息数组RADIFI,包括的控制信息分别为ddO、sdO和ndO,以及ddI、sdI和ndI;
c、控制点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