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式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352.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伟;蔡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式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导热基座及两泵浦。导热基座具有一第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两泵浦装设于该导热基座。该两泵浦皆连通该第一入口与该第一出口而呈并联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运作时,计算机内部的热源,如中央处理器,会因高速运算而产生热量。因此,计算机势必需装设冷却装置,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快速且有效地带走,并使热源的温度保持在制造商指定的设计范围内。冷却装置一般分成气冷式与液冷式。气冷式冷却装置是指在热源上装设散热鳍片,以及在计算机装设风扇,借以通过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带走。不过由于风扇运转时会产生噪音,且难以对高发热量的热源,如竞技用计算机的处理器,进行冷却处理。因此,目前竞技用的计算机一般采用液冷式。
液冷式冷却装置是指在计算机装设水冷头与水冷排,水冷头热接触于热源,并通过流管与水冷排相连。水冷头内具有泵浦,通过泵浦的驱动可带动吸收热量的冷却液自水冷头流向水冷排,在水冷排进行散热后再从水冷排回流至水冷头。一般来说,目前的液冷式冷却装置仍存在诸多问题,举例来说,水冷头的造型单一,难以吸引消费者,或是水冷头受限于铜块的面积而难以增加水冷头的流体驱动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借以让液冷式散热装置呈现独特的造型或是在有限铜块面积下提升液冷式散热装置的流体驱动效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导热基座及两泵浦。导热基座具有一第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两泵浦装设于该导热基座。该两泵浦皆连通该第一入口与该第一出口而呈并联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导热基座、两水箱及两叶轮。导热基座具有一第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两水箱装设于该导热基座。该两水箱皆连通该第一入口与该第一出口而呈并联设置。两叶轮分别装设于该两水箱内。其中该两水箱各具有一观测面,且该两叶轮分别通过该两观测面显露于外。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液冷式散热装置,通过双泵浦的设计来提升液冷式散热装置的流体驱动效能。
再者,通过将两水箱倾斜摆放,如两观测面的间距自靠近该热接触面的一侧朝远离该热接触面的一侧递减或该两叶轮的中心轴线夹钝角,借以兼顾提升液冷式散热装置的流体驱动效能及缩小液冷式散热装置底部体积。
此外,通过观测面背向热接触面并夹钝角,除了让使用者便于从上方观测水箱的内部状况外,还通过倾斜的两观测面让液冷式散热装置呈现较有别以往的独特造型。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液冷式散热装置10
导热基座100
座体110
第一入口111
第一出口112
导热体120
热接触面121
散热鳍片122
泵浦200
水箱210
第二入口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的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学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