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8096.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F17/15;F16H5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周春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线 轮机 啮合 效率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摆线针轮机构计算所需数据;S2,计算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压力角;S3,计算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的啮合效率;S4,计算摆线针轮机构的啮合效率。本发明可快速简便计算摆线针轮机构的啮合效率,计算方法简单,大大提高了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摆线针轮机构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传动效率高、运转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国防、矿山、冶金、化工和纺织等工业部门的设备中。随着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推进,齿轮的啮合效率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开展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目前人们在渐开线齿轮啮合效率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而在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方面的工作相对较少,并且所推导的公式复杂,计算精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摆线针轮机构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所述摆线针轮机构在任意时刻所有针齿均参与啮合,其特征是,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摆线针轮机构计算所需数据;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S1中,所述摆线针轮机构计算所需数据包括:针轮半径Rz、偏心距A、针轮齿数Zb,Zb取偶数,是本领域公知常识、齿面摩擦因数μ;
S2,计算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压力角;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S2中,计算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压力角的具体过程为:通过摆线轮节圆半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摆线轮节圆半径ra,通过针轮节圆半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针轮节圆半径rb,通过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针齿分布角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处针齿分布角度θk,k=1,2,…,Zb,通过节点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节点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的距离pk,通过节点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连线与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到针轮中心连线间夹角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节点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连线与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到针轮中心连线间的夹角ρk1,通过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到节点连线与节点到针轮中心连线间夹角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到节点连线与节点到针轮中心连线间的夹角ρk2,通过摆线轮中心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摆线轮中心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的距离Oak,通过节点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连线与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到摆线轮中心连线间夹角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节点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连线与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到摆线轮中心连线间的夹角ρk3,根据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摆线轮压力角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处摆线轮压力角αk1,根据摆线针轮啮合位置处针轮压力角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摆线针轮啮合位置k处针轮压力角αk2;
所述摆线轮节圆半径计算公式为:
ra=A(Zb-1)(1);
式(1)中,ra为摆线轮节圆半径,A为偏心距,Zb为针轮齿数;
所述针轮节圆半径计算公式为:
rb=AZ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