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信号转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039.4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强;刘装伟;周剑弘;周胜平;李慧容;朱飞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威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H9/04;H02H9/06;H01F27/3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吕朝蕙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号 转换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信号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输入组件,连接至公共电网,输入组件被构造成接收公共电网输出的市电信号,并根据市电信号产生磁场;输出组件,与输入组件构成磁通回路,输出组件被构造成通过感应输入组件产生的磁场来产生输出电信号;以及电绝缘层,设置于输入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且与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均接触。其中,输出组件包括连接端,连接端与负载电连接且不接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信号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物理世界的探索,人类迈入了电气时代。为了便于居民用电,世界各国通过公共电网向居民提供一定标准的市电。根据不同的需求,电厂可以通过变压器向居民提供额定电压的电力输入。
根据我国的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我国的低压配电电压一般采用220V/380V,采用220V/380V配电时,必须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即变压器的中性点需要接地,从中性点接入的零线也相应接地。在居民用电时,可以通过接入负载,形成由火线-负载-零线构成的电回路。由于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和金属粒子,因此人体为导体。在零线接地时,若人体站在大地上且与火线有接触时,则会形成由火线-人体-大地-零线构成的电回路,使得人体触电。这无疑给居民用电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上述安全隐患的电信号转换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信号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输入组件,连接至公共电网,所述输入组件被构造成接收所述公共电网输出的市电信号,并根据所述市电信号产生磁场;输出组件,与输入组件构成磁通回路,输出组件被构造成通过感应输入组件产生的磁场来产生输出电信号;以及电绝缘层,设置于输入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且与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均接触。其中,输出组件包括连接端,连接端与负载电连接且不接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子输入组件,至少一个子输入组件中的每个子输入组件包括:第一磁芯;以及初级线圈,缠绕于第一磁芯,初级线圈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初级线圈的输入端连接公共电网的火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子输出组件,至少一个子输出组件中的每个子输出组件包括:第二磁芯;以及次级线圈,缠绕于第二磁芯,次级线圈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次级线圈的输出端用作连接端,其中,至少一个子输入组件与至少一个子输出组件一一对应,且每个子输入组件与对应其的子输出组件构成一个磁通回路;每个子输出组件包括的第二磁芯与对应的子输入组件包括的第一磁芯通过电绝缘层耦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组件包括一个子输入组件,输出组件包括一个子输出组件:该一个子输入组件包括的初级线圈的输出端连接公共电网的零线;该一个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接入负载的零线;该一个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接入负载的火线,其中,连接端还包括该一个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入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组件包括第一子输入组件和第二子输入组件,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子输出组件和第二子输出组件,其中,第一子输入组件包括的初级线圈的输入端与公共电网的第一火线连接,第二子输入组件包括的初级线圈的输入端与公共电网的第二火线连接,第一子输入组件包括的初级线圈的输出端和第二子输入组件包括的初级线圈的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入组件中性点;第一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接入负载的第一火线,第二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接入负载的第二火线,第一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入端和第二子输出组件包括的次级线圈的输入端连接形成输出组件中性点,其中,输出组件中性点不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威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英威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