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6405.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凤;汲广全;徐宁;尹冬;惠媛;杨正兄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22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肾上腺 静脉 采血 导管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包括导管组件,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导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方设置有外螺纹套,外螺纹套外壁螺纹连接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转动套,转动套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套螺纹配合,转动套端部连通设置有安全帽,导管包括导管前端,外螺纹套位于导管前端的下方,导管前端端部连通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端部连通设置有采血针,本发明方便抓持导管控制送入的深度,且可以避免采血针意外刺伤医护人员,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肾上腺静脉采血是通过导管选择性插至肾上腺静脉内采取血样的一种介入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鉴别诊断,由于肾上腺静脉解剖变异大,对操作者的介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目前均是采用导管进行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但是医护人员不易抓持导管进行采血,导致不易控制采血针送入的深浅,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导管连接的采血针在采血结束后,没有有效的防护装置,采血针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危险性较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肾上腺静脉采血使用导管不易抓持导管和没有对采血针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包括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方设置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外壁螺纹连接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套螺纹配合,所述转动套端部连通设置有安全帽。
优选的,所述导管包括导管前端,所述外螺纹套位于所述导管前端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导管前端端部连通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端部连通设置有采血针。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安全帽内部,所述采血针尺寸大小与所述安全帽内部尺寸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安全帽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通过设置防护装置,转动转动套,使内螺纹沿着外螺纹套外壁上下移动,使采血针可以伸入或伸出安全帽,有效防止采血结束后采血针误刺伤医护人员,安全性更佳。
2、该肾上腺静脉采血导管组件,通过设置限位块,为采血针的送入提供支点,手抓持限位块,可以控制采血针送入的深度,有利于肾上腺静脉采血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组件;10、导管;11、导管前端;12、滑动块;13、采血针;14、外螺纹套;15、限位块;2、防护装置;21、转动套;210、内螺纹;22、安全帽;3、固定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