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蒸式蒸汽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5816.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姜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27/16 | 分类号: | F22B27/16;F22B31/08;F22B37/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地址: | 3241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蒸式 蒸汽 发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蒸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设有蒸汽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内设有裸露在储水罐内的水的液面上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储水罐设有放热介质输入管、放热介质输出管和位于储水罐顶壁内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进行喷淋的喷水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同所述放热介质输入管连接在一起、出口端同所述放热介质输出管相连接。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产生蒸汽速度快的喷蒸式蒸汽发生器,解决了现有的蒸汽产生器淹没式加热产生蒸汽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蒸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竖直布置热流体蒸汽发生器基本上都是通过电热器或燃油燃烧产生热量给储水罐内的水加热进行蒸发而形成蒸汽。为了实现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涉及出了通过太阳能将空气加热、然后使热的空气通过管道输入储水罐内的换热器内、热空气经过换热器时将热量传导给储水罐内的水而使得水被蒸发而形成蒸汽,释放热量的空气再回流到太阳能加热器而被太阳能进行加热,如此循环。由于热流体为流动式进行加热的,如果热量没有及时被交换出则仍旧是会流走的(而传统的电热和燃油加热为热源始终维持在储水杆罐内的(即为静态加热的)、换热效率高低热量最终都是释放到水中了的、换热效率影响的只是加热时间长端、而不会导致热量的流失过多地增加)、该随同热流体流走的热量相当于热量的流失,而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由于都是通过静态加热的、所以加热过程中都是时水保持静止的(因为静态加热无需水进行移动)、从而导致换热器同水之间的换热速度慢;换热器的位置为固定的,当水位不同时对热量的利用率会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当换热器距离液面距离大时,则换热器传递出的热量沿远离液面方向而被散失掉的热量同换热器传递出的热量朝向液面方向传递而初始水蒸发的热量的比值会较大,该比值越大则意味着热量利用率越低,所有换热器的安装适合离液面较近而离容器的底部较远,但是该安装方式会导致换水分很快蒸发到液面下降导致换热器裸露(也即蒸发时间会较短),为此现有的换热器都是安装在容器底部去牺牲热量利用率而达到延迟蒸发时间的效果;现有的换热器都是选择淹没式进行换热的,不能够快速产生水蒸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产生蒸汽速度快的喷蒸式蒸汽发生器,解决了现有的蒸汽产生器淹没式加热产生蒸汽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个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使得蒸发过程中换热器同液面的距离保持恒定的喷蒸式蒸汽发生器,解决了现有的蒸汽产生器只能够通过牺牲热利用率来延长蒸发时间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旨在第二个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换热速度快的喷蒸式蒸汽发生器,解决了现有的热流体加热的蒸汽产生器换热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旨在第三个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上推水的力能够随着水位的增加而增加的喷蒸式蒸汽发生器,以降低因为变化对热利用率的影响。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喷蒸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设有蒸汽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内设有裸露在储水罐内的水的液面上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储水罐设有放热介质输入管、放热介质输出管和位于储水罐顶壁内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进行喷淋的喷水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同所述放热介质输入管连接在一起、出口端同所述放热介质输出管相连接。使用时,水加入到进水腔,然后从喷水孔排到第一换热器上产生蒸发而形成蒸汽。第一换热器在流过第一换热器的热流体的作用下被加热。直接喷淋式加热,能够立即产生蒸汽,产生蒸汽的速度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5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T酸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急诊室急救手术车智能接车送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