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4409.9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63/00 | 分类号: | A47B63/00;A47B53/02;A47B57/58;A47B96/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条码 扫描 分类 用工 档案 管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涉及档案管理领域。该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包括顶盖,顶盖的下表面焊接有多个支撑块,且顶盖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框,放置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条形码放置夹,放置框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且放置框与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该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通过设置的多个放置框和限位机构,在寻找资料时,使用扫码机器对放置在条形码放置夹中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寻找到需要的资料所在的放置框时,打开放置框对应的限位机构,即可将放置框拉出,使用完毕后,推动放置框向两个支撑块之间移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档案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档案局DA/T7-92档案柜行业业标准和GBT1366.3国家标准开发生产的,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资料室档案柜、档案室档案柜、样品室档案柜等存放图书资料、档案、财务凭证档案柜、货物等,与传统式书架、货架、档案架相比,档案柜存储量大,档案柜且更有系统性。
工商档案管理一般会储存多年的资料,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一般会将资料放在档案夹中再利用大型的组合式密集档案柜进行储放,现有的大型密集档案柜在寻找所需资料时较为复杂,需要将组合式柜子一个个的分开再进行寻找,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在移动柜子时所需的人工强度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焊接有多个支撑块,且所述顶盖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条形码放置夹,所述放置框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且所述放置框与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的正面和放置框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正面和侧壁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端部的下表面与空腔的内底壁相贴合,且所述限位块的端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内顶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和限位杆,所述第二弹性件套接在限位杆的外表面,且所述限位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块的外壁并向空腔的内部延伸,两个所述活动块的另一侧焊接有盖板,且所述盖板的侧壁与第二固定块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放置框的顶部焊接有滑块,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滑块相贴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前后不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滑块和滑槽的截面均为“T”型。
优选的,所述放置框的外壁焊接有第一提手,所述盖板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提手。
优选的,所述放置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板,且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放置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档案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放置框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壁上焊接有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接触不挤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码扫描分类用工商档案管理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填塞止血器
- 下一篇:有机绿豆苗及其高效培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