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部冷却降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265.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C04B4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基础 内部 冷却 降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部冷却降温方法,步骤包括:将主体钢管支撑架按照d×d搭设,各层水平杆间隔设置;将中层钢筋网片的水平杆的短向排布加密,使水平杆间距为d/2布置;将水平杆作为循环水管使用,水平杆两端外伸出基础一定距离,将水平杆外部端头之间连接,各层循环水管之间依次连接;所有的循环水管设置为上层进水、下层出水,形成整体循环回路,实现整体降温;当基础内部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时,将该位置水平杆的外部端头连接拆除,并形成进出水管路端部,使该位置形成局部循环回路,实现局部降温。该方法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循环水管与钢筋支撑钢管合并利用,具有效率高、可控性好、易操作、节约材料、节约人工费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部冷却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且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导致内部升温比较快。而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为此,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
目前普遍采用的降温方式是循环水管冷却降温,传统做法是在混凝土内部另外设置两层薄皮钢管作为降温使用的循环水管,并在内部形成循环回路,以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该冷却降温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由于循环水管每个回路均需要进行接头焊接,安装90度弯头,一个回路节4道焊缝,导致作业周期长,且增加两层循环水管导致材料增加,形成浪费;(2)降温水管一进一出,往往进去的水输送到一半位置时水温已经较高,到第二层降温管时已不能达到降温目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在降温管前端低、后端高,导致降温不均匀,这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部冷却降温方法,其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循环水管与基础钢筋支撑钢管合并利用,解决了现有冷却降温方式作业周期长、浪费材料以及容易出现降温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部冷却降温方法,所述基础内部铺装有底层钢筋网片、中层钢筋网片和顶层钢筋网片,且中层钢筋网片和顶层钢筋网片均分别通过钢管支撑架进行支撑,该降温方法的步骤包括
(1)先将中层钢筋网片和顶层钢筋网片的钢管支撑架按照d×d搭设,各层钢管支撑架中的水平杆间隔设置;
(2)再将中层钢筋网片的钢管支撑架中水平杆的短向排布加密,使短向布置的水平杆间距为d/2布置;
(3)将各层所有短向水平杆作为循环水管使用,将水平杆两端外伸出基础一定距离,且水平杆外部端头之间按照S型管路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各层循环水管之间依次连接;
(4)基础所有的循环水管设置为上层进水、下层出水,形成整体循环回路,实现整体降温;当基础内部出现局部位置温度过高时,将该位置水平杆的外部端头连接拆除,并形成进出水管路端部,使该位置形成局部循环回路,实现局部降温。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层钢筋网片为一层或多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水平杆外部端头之间采用软管或者消防水带进行连接,并使用卡环或者铁丝进行固定,保证不漏水。
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和(2)中,d的取值范围为1.4~1.6m,且各层钢管支撑架中的水平杆间隔为0.9~1.1m。
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水平杆两端外伸出基础0.25~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霉素氨丁三醇异构体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夯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