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1393.6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李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G01G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取料粉体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锥形秤斗,锥形秤斗呈倒锥形布置,通过若干均布的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支架上,在锥形秤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支架上设置有取料管,取料管的一端伸入锥形秤斗内,另一端通过真空发生器连接输送管;本发明采用真空吸料排出锥形秤斗内顶部多余物料的方式,可精确控制物料取出量,而且还可以解决多种物料累积称量超重的问题;同时还设置有电缸升降机构和伞齿轮传动机构来控制取料管的上下和圆周运动,来实现取料管的准确定位,并解决多种物料同时进料称量超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的配料称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
背景技术
在石化、化工、水泥、玻璃、建材、印染、食品、饲料等行业中涉及到各种粉粒料的自动配料称量。粉、粒料的配料称量一般采用料斗秤,粉体秤进料一般采用空气流槽、螺旋输送或者振动给料等方式。但是由于粉粒料的流动性差异以及料仓内压力的变化、仓内产生鼠洞或泄流等现象,使各种给料设备无法准确控制料流,造成冲秤现象,无法满足称量精度。对于出现负偏差,很容易采用点动给料设备对所称量物料进行补料称量。对于因上述原因造成冲秤或者物料结块出现的超差现象,申请号为9210224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料斗秤称量的控制方法,采用超差自处理技术,利用给料门和卸料门的动态特性,在秤料斗装设称重传感器,配置计算机及信号处理通道、输出控制口,建立给料门执行机构的动态给料时间与加进秤料斗内物料量的特征函数的数学模型和卸料门执行机构的动态卸料时间与卸料门截留物料量的特征函数的数学模型,编制成程序,存入计算机存贮器中,作为执行程序,当料斗秤的动态称量结束,转入校正物料称量时,如称量出现正超差时,计算机算出超差值,并调出卸料门执行机构的特征模型,求出卸料门执行机构的卸料时间,利用对卸料时间的控制,将正超差的物料量截留在秤料斗内。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物料的流动性特点,并无法准确地通过卸料阀将正超差的物料截留在秤料斗内,或者通过卸料阀排出多余物料。而且,如果是多种物料累积称量的情况,发生超差的物料在秤内顶部,通过卸料阀将正超差的物料截留在秤料斗内的方法将不适用,也无法通过卸料阀排出多余物料。一般是通过秤的顶部设置人工取料口取出多余物料,造成自动化生产暂时停止,影响生产效率,或者将整个称量的物料作为废料通过卸料阀排废处理,造成很大物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精确、便捷的实现单种物料称量或多种物料累积称量时超差物料的取出,而且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锥形秤斗,所述锥形秤斗呈倒锥形布置,所述锥形秤斗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锥形秤斗通过若干均布的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出料口处装有排料阀,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锥形秤斗内,且所述取料管的一端与所述锥形秤斗不连接,所述取料管的另一端通过真空发生器与输送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相对布置,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锥形秤斗不连接,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与外部给料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中,所述所述真空发生器上设置有吸入口、排气口和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取料管相连接,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输送管相连接,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依次通过电磁阀、针阀、减压阀和手阀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中,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吸入口处设置有真空传感器,所述真空传感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与显示仪电联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超差自动取料粉体秤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电缸和电机,所述取料管为中空的丝杆,所述丝杆、所述电缸、所述电机依次相连接组成电缸升降机构,所述电缸和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丝杆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乡村高强度生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变频升降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