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8861.4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华;张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8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思超 |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模式 转换 指示 方法 接入 设备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消息,或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指示需要进行传输模式转换,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一组播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侧在为终端设备提供内容服务时,可以通过点对点的传输模式,将数据发送给对点的终端设备,例如,专用模式,即核心网和基站使用每个用户专有的传输通道传输业务数据。
或者,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资源共享,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对尽可能多的、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的服务,也可以采用一对多的传输模式。例如,共享模式,即核心网和基站使用多个用户共享的传输通道传输业务数据。
应用服务器在为终端设备提供内容服务时,可以通过点对点的传输模式,将数据发送给对点的终端设备,例如,单播模式,即应用服务器使用不同终端的IP地址为目标分别发送数据。
或者,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资源共享,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对尽可能多的、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的服务,也可以采用一对多的传输模式。例如,多播模式,即应用服务器使用多播IP地址为目标发送一份数据,由网络分发给相应多播组的成员。
在相关技术中,网络侧在为终端设备提供内容服务时,一种方式是采用专用模式传输,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共享模式传输,而应用服务器在为终端设备提供内容服务时,一种方式是采用单播模式传输,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多播模式传输,但相关技术中并没有提供一种网络侧触发的在四种传输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案,因此,无法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以使得网络侧能够触发传输模式转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消息,或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指示需要进行传输模式转换,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一组播组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功能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携带第一组播组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的第一消息,或者以第一组播组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参数的操作被调用;向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相关联的终端设备发送传输模式转换指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模式转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根据所述传输模式转换指示,进行传输模式转换。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发送第一消息,或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指示需要进行传输模式转换,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一组播组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带第一组播组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的第一消息,或者以第一组播组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参数的操作被调用时,触发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相关联的终端设备发送传输模式转换指示。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根据所述传输模式转换指示,进行传输模式转换。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8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