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低时延端对端通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5560.6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华;王志伟;王世杰;唐文正;张文萍;蔡元博;袁彩蝶;刘增辉;马东祥;陈西洋;李东东;吕向峰;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中科森尼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邓治平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低时延端 通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低时延端对端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间隔层设备与CAN通讯网关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的CAN通讯网关与外部设备通过低延时PHY以太网口或5G模组连接;所述的低延时是微秒级别延时的连接;所述间隔层设备与CAN通讯网关之间进行通讯时,采用优先级自动转换或智能调整CAN负载率的方法,使得通讯延时低于5ms。本发明适用标准CAN总线硬件底层协议,针对应用层制定标准协议,通过嵌入CPU软硬件优化,实现“低时延”和“端对端”通讯特性,又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讯”数据高速通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通过CAN总线实现5G核心技术之一的“低时延、端对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对电力能源领域智能设备数据传输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国5G供应商华为和中兴公司,均解决公共网络建设,低时延和端对端通讯是5G技术指标重要指标之一,5G提出了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要求,理想情况下端到端时延为1ms,典型端到端时延为5-10ms左右。“低时延和端对端”技术指标是实现电气工业控制、工业互联互通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电力二次设备实现“最后一公里通讯”新技术应用,特别针对电气设备终端的互联互通,实现“低时延、端对端”技术特性应用未提供解决方案。“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5G真正要改变是工业应用,真正落实到工业,才能真正改变世界。目前工业控制仍然以DCS为主,其主要原因,现场工业控制,需要低时延采集信号,快速决策执行,目前部分总线不满足“低时延”特性,即使5G基础设施通道达到“低时延”特性,但是“最后一公里通讯”通讯解决不了“低时延”,可能成为一个技术瓶颈。
“低时延”和“端对端”特性通过“最后一公里通讯”传达到数字仪表、低压测量保护装置、电动机保护器、高压微机保护等,每个电力装备加一个5G模块实现“低时延”和“端对端”特性,这种方案存在经济成本代价太高和技术难题。每个终端加入5G模块,从经济成本分析,目前华为5G工业模组MH5000售价999元,大部分工业互联网厂家方案均购买5G模组件嵌入到相关产品中,对于市场价仅仅几百元~几千元电力数字仪表或者微机保护装置加入5G工业模组模块,实现5G“低时延、端对端”特性,经济成本太高,极难推广。每个终端设备加入5G模块,从技术层面分析,难度也很大、并且有不可靠因素在里面。根据我们现场经验看,许多配电设备安装地下室或者偏远工厂,有时候打电话就没有信号,5G比4G信号频率高,波长更短,穿透性更差,覆盖能力相对更差,5G信号更难覆盖。
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讯”通讯现场总线方案有好多种,目前行业厂商有现成解决方案:RS485通讯、工业以太网技术、无线NB-IOT和LoRa、PROFIBUS-DP、华为PLC-IoT(电力载波)、DeviceNet等现场总线。这些现场总线均能解决通讯问题,但是针对5G特性:低时延、端对端通讯,均没有提及,也未有解决方案。工业以太网虽然数据量传输可以保证,但是现场不能把设备并联一根通信线连接,对节点较多情况,并且数据量不大设备,布线成本高、二次设备成本也高。PROFIBUS-DP和DeviceNet使用成本高,并且是德国西门子和美国Rockwell公司建立生态通讯平台,无自主知识产权。无线NB-IOT和LoRa通讯,针对工业现场复杂电磁环境和电信服务商信号弱问题,针对工业控制,不可靠,适用于类似电力抄表场合。华为PLC-IoT(电力载波)华为推出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讯解决方案,但是未见世面产品供应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重点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讯”的“低时延、端对端”通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CAN总线实现“低时延”和“端对端通讯”功能,解决5G物联网设备“低时延”传输到电力设备执行层,此协议CAN总线“低时延”特性,CAN总线协议层数据传输延迟要低于5ms。同时,本发明中电力二次设备具备“端对端通讯”能力,可以实现装置之间互联互通,快速打造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去中心化的,快速的,低成本的控制集群思想。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低时延端对端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中科森尼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昌中科森尼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机复合基础及地基加固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