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9879.2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洋;吴春华;孙英浩;雷鉴琦;郭思鹏;李曈;王文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电厂 旋转 烟道 喷雾 联合 脱硫 除尘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脱硫吸收塔的底部设有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脱硫吸收塔的侧壁上设有进烟口,进烟口连接有吸收塔入口烟道,吸收塔入口烟道及脱硫吸收塔的内部布置有若干机械高效雾化喷嘴,机械高效雾化喷嘴通过喷雾浆液循环泵与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连接,吸收塔入口烟道底部设有烟道冲洗系统,吸收塔入口烟道进烟口上方设有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上方布设有垂直雾化喷淋层,垂直雾化喷淋层上部设有离心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喷雾浆液循环泵连接有用于输送石灰石新鲜浆液的浆液补充管路。本发明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能耗低,系统简单,运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提再提,目前全国火电厂要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目前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脱硫效率需达到99%以上,除尘效率需达到99.99%,为达到此效率,现阶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抬高吸收塔,增加吸收塔喷淋层,采用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新增吸收塔内气流均布装置,塔后新增湿式静电除尘器等改造方式,这些方式占地面积大,改造难点大,改造工程量大,投资高,改造完成后运行能耗高,系统复杂,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有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缺陷进行研究创新,以期设计一种改造占用空间小、阻力小、能耗小、投资小、运行稳定、反应充分的火电厂转角式烟道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从而达到脱硫除尘系统节能降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能耗低,系统简单,运行稳定的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所述脱硫吸收塔的底部设有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所述脱硫吸收塔的侧壁上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连接有吸收塔入口烟道,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及脱硫吸收塔的内部布置有若干机械高效雾化喷嘴,所述机械高效雾化喷嘴通过喷雾浆液循环泵与所述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连接,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底部设有烟道冲洗系统,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进烟口上方设有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所述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上方布设有垂直雾化喷淋层,所述垂直雾化喷淋层上部设有离心式高效除尘除雾器,所述喷雾浆液循环泵连接有用于输送石灰石新鲜浆液的浆液补充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设有两个转角,采用U型布置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式高效除尘除雾器的阻力<300Pa,所述一体化系统总阻力<1000Pa。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布置有1-3层,所述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所用机械高效雾化喷嘴的数量根据塔径及脱硫效率要求确定,所述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所用机械高效雾化喷嘴与所述脱硫吸收塔塔壁切线呈30°~75°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雾化喷淋层所用机械高效雾化喷嘴垂直向下布置,喷淋覆盖率>500%。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式高效除尘除雾器为管束式结构,其内部设有高旋低阻叶片。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机械高效雾化喷嘴喷射的液滴与传统喷嘴相比,雾化粒径可大幅度降低,达到30-200μm,使二氧化硫吸收反应更加充分;该喷嘴布置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内,不新增场地,脱硫塔不需加高,也不需新增串联吸收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