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981.0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川;郭晓川;曾春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73;B29C45/4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2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行 集束 导线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平行集束导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及工艺。其包括用于生产平行集束导线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一对模腔,所述模腔穿过上模板延伸至下模板内部,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留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模腔之间通过进料道相连通,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靠近进料口一侧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进料口处。该发明能够调节进料口和进料道的大小,便于改变原料流动的速率,从而调节原料挤出的压力,防止在挤出时塑料压力不均匀,导致绝缘厚度和偏心度均难以控制,模腔中形成冷风循环,能够快速实现模腔的降温,快速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行集束导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平行集束导线采用紧密型对称分裂结构,使导线的电感降低,线间介电常数增大,电容量增加,使电路电抗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扩容降损的目的。它还具有机械性能高、安装敷设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但目前平行集束导线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不同,在挤出时塑料压力不均匀,导致绝缘厚度和偏心度均难以控制,且市场上页没有专用的生产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包括用于生产平行集束导线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一对模腔,所述模腔穿过上模板延伸至下模板内部,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留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模腔之间通过进料道相连通,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靠近进料口一侧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上模板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模板内,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进料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模腔的内部安装有内挡块,所述内挡块为实现圆柱形结构。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模腔之间通过连通槽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板的一端安装有模套板,所述模套板的内部对称安装有顶出气缸,所述下模板靠近顶出气缸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轴和定位槽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模套板靠近模腔一侧开设有内腔,所述模腔的一端穿过下模板位于内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导热丝,所述导热丝呈波浪状。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的一端连通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的另一端穿过模套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工艺,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其工艺步骤如下:
S1、调节进料道大小,向上模板一侧旋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在螺杆上螺动,将调节螺栓向上模板移动,使得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进料口变宽,进料道变宽;
S2、注料,将注塑料从进料口一侧注入进料道内,注塑料沿着进料道进入模腔内成型;
S3、冷却,将冷风机的进风口接入其中一个通风道,将冷风机的排分口接入另一个通风道,通过冷风机在模腔内形成冷风循环;
S4、脱模,通过顶出气缸顶出下模板,下模板和模套板分离,取出模腔内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平行集束导线的挤塑装置及工艺中,通过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在沿着螺杆上转动位移,使得上模板和下模板分离,并调节进料口和进料道的大小,便于改变原料流动的速率,从而调节原料挤出的压力,防止在挤出时塑料压力不均匀,导致绝缘厚度和偏心度均难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