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扬声器、电子器件的定位套和治疗慢性病的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8765.6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音旋生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4;A61M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扬声器 电子器件 定位 治疗 慢性病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式扬声器、可拆卸地容纳电子器件的定位套、和治疗慢性病的可穿戴设备。所述电动式扬声器内包括:音膜、音圈、和磁力组件,和振动片。该振动片的边部固定到外壳上,中部固定于磁力组件内,在其边部和中部之间,有可振动部,能随着音圈和音膜的运动而发生振动。所述扬声器不仅能发送声波,还能增强振动,产生明显的体感震动,适用于体感音乐治疗。所述治疗慢性病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本体和所述的扬声器和定位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感音乐治疗领域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体感音乐治疗的扬声器、一种可拆卸地容纳电子器件的定位套、和一种可治疗慢性病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音乐疗法是古老的治病方法之一。古印度佛教唱诵真言,天主教修道士唱诵格列高利圣歌,古代人就知道这些声音对人体有疗愈作用。19世纪末,奥地利医生利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欧洲开始科学和系统地研究音乐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之后音乐治疗得以快速发展。20世纪中叶,很多欧美国家例如美、德、法、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成立音乐治疗机构,大学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综合医院设置音乐治疗病房。
如今,音乐和声音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医疗行业机构和工作人员认可并接受了音乐和声音治疗疾病的观念。一些理论依据也相继被揭示,例如共振原理、神经活动原理、审美移情原理等等。近代研究发现,声音可产生有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治疗作用,对精神系统和心理障碍疾病疗效显著,例如自闭症、孤独症、失语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狂躁症、躁郁症。对其他系统的多种疾病,例如脑卒中、脑麻痹、失眠、肌肉痉挛、帕金森症、高血压、疼痛、偏头痛等,也有疗效,可作为临床多种疾病治疗的有效补充。
人类对于声音的感受源于振动。一般情况下,音乐通过增幅器放大信号后从扬声器发出,再经过空气振动而达到人的耳膜。人类通过身体可以感受到的音乐振动称之为音乐体感振动,其最宽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声音振动也称为声波,当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时就叫做次声波,高于20KHz则称为超声波。
现代研究进一步发现,音乐和声音以频率20Hz-1500Hz作用于人体时,人会感到身心舒适松弛,能释放负面情绪,例如愧疚和恐惧,产生积极情绪,例如爱人和爱己的感觉,并刺激大脑松果体,使直觉觉醒,建立信心和能力。同时,还会修复和疗愈受损的细胞和组织,恢复身体至健康态或更佳的状态。
另外,人耳可以听到的低音部分一般为50Hz-200Hz。临床证明,低音部分的音乐治疗效果也很好,对于孤独症、偏头痛、肌肉痉挛、大脑麻痹等疾病的治疗很有效。更低频的部分例如20-50Hz的低频部分一般人耳朵听不到,但身体能够感知到振动。传统的音响技术要想再生40Hz以下的低频是极其困难的,但现代音响技术已经能够做到。这样的低频声音能够大大增强人感受到的重低音感、震感、和冲击感,达到更好的精神放松效果。
由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声学治疗技术,即:体感音乐疗法。这种技术的开发是基于外部振动可以影响身体功能的普遍认识。体感音乐疗法中,可以选择全频带音乐(20-20000Hz)、或低频的音乐或声音(30-300Hz)。研究显示:用一定频率范围的音乐或声音所产生的外部振动,对人体内部功能可产生良好作用,有效地治疗疾病和使人体康复。另外,在医疗后期的护理中采用体感音乐疗法,可进一步改善病人的身体功能,更快地康复。
目前,体感音乐治疗中采用的设备,其主要形式为床、床垫、台、椅子和沙发等。其效用是使人在聆听音乐或声音的同时,身体能感受到声波振动。但是,这些设备体积大而笨重,不便移动,更不能携带。病人必须定期到医院或治疗室进行治疗,非常不方便。另外,这些设备中使用的发送体感音乐的电子装置也比较大而复杂。
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很快,便携式的装置很受欢迎。由此,本行业需求一种便于携带和使用的体感音乐治疗设备,以及便携式的发送体感音乐的电子器件,使人们能够很方便地进行体感音乐治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音旋生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音旋生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管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工G四链体DNA金属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