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生产安全易撕口罩的自动化装置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7613.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朱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六方吉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H4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霍如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凤凰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生产 安全 口罩 自动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高效生产安全易撕口罩的自动化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口罩本体生产单元,还包括内表膜送料单元,外表膜送料单元,外表膜成型单元,综合覆膜单元,切分单元,所述各单元依次线性连接;所述生产口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材料灭菌消毒;第二步:口罩本体加工;第三步:外表膜成型;第四步:综合覆膜;第五步:切分成品;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口罩生产设备、口罩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的改变,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同时对提高口罩产品卫生安全保障,提升产品品质和形象有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生产安全易撕口罩的自动化装置及其生产口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是人们应对环境空气污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特别是防控流行性疾病的有力工具,现有技术中,一个完整的口罩产品,其生产方法总结如下:
第一步:口罩本体生产:包括无纺布面料、中间过滤层、鼻梁铁条和亲肤面料的叠压、整形,压平,生成口罩本体(也叫口罩片),目前都采用了自动化生产工艺,一般需要一名工人进行操作,主要用来上料和监控生产线运转情况。
第二步:口罩本体的截断、缝边:为焊接耳挂做准备,设备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第三步:焊接耳带,焊接耳带会占用较多的时间,生产效率较低,所以现有技术中,会采用一条口罩本体生产线 + 两条耳带焊接线的方式(俗称一拖二)来解决效率匹配问题,导致生产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而半自动或人工线则需要一名到多名工人来完成焊接耳带,生产效率更低,浪费了较多的人工资源。
第四步:口罩的转运消毒:消毒需要在专门的气体消毒室进行,口罩必须从生产线转运到消毒室,根据产量的不同,需要至少一名到多名工人来完成,加上口罩消毒灭菌后“解析”的时间(一般为7-14天),耗时、耗力、耗人工。
第五步:口罩的转运包装:口罩消毒和“解析”完成后,转运到包装线,包装分为人工包装和自动包装两大类,人工包装根据产量规模需要一名到多名工人,自动包装需要至少一名工人,把一只只待包装的口罩放入流水包装机内,完成包装工作,耗时、耗力、耗人工,极易带来口罩的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生产口罩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生产环节多,生产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2)人工消耗大(全线至少需要3名或以上甚至多达几十名的产线工作人员);3)容易引起口罩的二次污染,导致产品品质的降低。
尽管一些发明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进,例如:公告号为CN110367623A 、CN209121339U、CN208925291U、CN108433215A、CN206933404U、CN205512494U、CN102940329B都从不同角度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了革新,也取得有益的效果,但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究其原因,大家的思维方式,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口罩结构、耳带安装方法及产品包装方式上。
本发明人于2020年2月22日提交了一种安全易撕口罩的设计方案(申请号:202010109726.4),同时提供了一种针对该安全易撕口罩的制作方法,但这种制作方法基于手工生产操作模式,和上述现有技术一样,在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力消耗的降低、生产设备占地面积的缩小方面,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生产安全易撕口罩的自动化装置及其高效生产口罩的方法,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口罩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简化生产程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生产安全易撕口罩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口罩本体生产单元,还包括内表膜送料单元,外表膜送料单元,外表膜成型单元,综合覆膜单元,所述各单元依次线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六方吉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六方吉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6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