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缀板耗能格构柱结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7480.0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锋;孟凡涛;阮兴群;袁长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B1/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许媛媛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缀板 耗能 格构柱 结构 使用方法 | ||
一种密缀板耗能格构柱结构,涉及抗震及减隔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双肢格构柱、第一密缀板、阻尼器、弧形板、第二密缀板、固定板、橡胶层、混凝土,所述的一种密缀板耗能格构柱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包括步骤1、地基加固;步骤2、双肢格构柱定位于安装地点;步骤3、安装阻尼器;步骤4、安装固定板;步骤5、混凝土浇灌。本发明设有三重耗能结构,不占用室内空间,能够应对各种类型地震对框架式建筑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及减隔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缀板耗能格构柱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式建筑的基本特征是由柱、梁和楼板承重,墙板仅作为围护和分隔空间的构件。框架之间的墙叫填充墙,不承重。框架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其缺点是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框架式建筑适合于要求具有较大空间的多层、高层民用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地基较软弱的建筑和地震区的建筑。
汶川大地震之后,很多框架式建筑受到破坏,为了预防地震,有必要对框架式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在专利文献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针对框架式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的文献,然而这些专利文献大多存在如下的问题:
1、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导致经济成本过高;
2、加固结构处于室内,占用室内空间;
3、对框架式建筑的本身结构针对性不强,抗震效果不佳;
4、多仅具有单一的抗震减震结构,难以抵御连续性的地震冲击。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结构简单、造价低、针对框架式结构的自身特点、具有多重减震抗震功能的一种密缀板耗能格构柱结构,并公开了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缀板耗能格构柱结构,包括双肢格构柱,所述的双肢格构柱包括左柱肢和右柱肢,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之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密缀板,所述的第一密缀板位于框架式建筑楼板之间的高度范围内,在楼板所在的楼层标高处且位于左柱肢和右柱肢之间还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第一密缀板的左右端分别与左柱肢、右柱肢的壁表面刚性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左右端分别与左柱肢、右柱肢的壁表面铰接,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内均灌注有混凝土,所述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并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的底端与地基铰接,在右柱肢右表面与框架式建筑的左墙面之间还连接有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左端与右柱肢铰接、右端与楼板所在的楼层标高处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为相同的结构,且任一柱肢的横截面均为“日”字形,所述的左柱肢和右柱肢由Q345或Q390高屈服点钢材制成;所述的第一密缀板由Q235低屈服点钢材制成,所述的第一密缀板的侧截面为“H”形。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由Q345高屈服点钢材制成,且所述的连接板的侧截面为“H”形,所述的第一密缀板由若干缀板构成,所述的连接板的侧截面的面积大于缀板的侧截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的阻尼器为剪切型阻尼器。
优选的,所述的混凝土为高标号无收缩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的右柱肢的右端面与框架式建筑的左墙面之间还设有纵截面为弧形的弧形板,所述的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右柱肢的右端面刚性连接,在弧形板的内侧还设有由若干缀板构成的第二密缀板,所述的第二密缀板的左端与右柱肢的右端面刚性连接,第二密缀板的右端与弧形板的内表面刚性连接,所述的弧形板的外侧还铰接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右端面还粘接有橡胶层,所述的橡胶层紧贴框架式建筑的墙面,所述的固定板和橡胶层通过螺栓与框架式建筑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板、第二密缀板均采用Q235低屈服点钢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