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涤衣物的方法、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4804.5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冶萍;蔡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25/00 | 分类号: | D06F25/00;D06F33/32;D06F33/34;D06F33/42;D06F33/63;D06F39/04;D06F39/08;D06F58/02;D06F58/26;D06F3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衣物 方法 处理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洗涤衣物的方法、衣物处理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洗涤衣物的方法包括检测投放于衣物处理设备内的负载质量,判断负载质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为是,则执行第一加热洗涤方式,如果为否,则执行第二加热洗涤方式。根据负载质量而选择不同的加热洗涤方式,可以高效地完成洗涤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洗涤衣物的方法、衣物处理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程序通常采用传统的洗涤加热方式,其中使用布置在内外筒之间的洗涤加热管加热足够多的水,以向负载传热从而达到加热负载的目的。
但是,这种单一的洗涤加热方式不能适应衣物处理设备的不同应用场景,从而在加热能耗和洗涤时间等方面都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衣物洗涤方法、衣物处理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涤衣物的方法,包括检测投放于衣物处理设备内的负载质量,判断负载质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为是,则执行第一加热洗涤方式,如果为否,则执行第二加热洗涤方式。
可选地,第一阈值在大于或等于3公斤并且小于或等于6公斤的范围内。
可选地,第一阈值与衣物处理设备的额定容量的比值在大于或等于30%并且小于或等于60%的范围内。
可选地,衣物处理设备包含容纳负载的可旋转的内筒和套设于内筒外部的外筒,第一加热洗涤方式为在外筒内具有自由水且负载与自由水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水中的洗涤加热管加热负载和自由水、接着洗涤的方式,第二加热洗涤方式为在外筒内没有自由水的状态下通过热风加热润湿的负载、接着洗涤的方式。
可选地,执行第一加热洗涤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向衣物处理设备内提供具有第一容量的水,补水直至负载完全润湿并且在外筒中形成与负载接触的自由水,通过洗涤加热管加热自由水进而加热负载,以及保持一定量的自由水而洗涤负载。
可选地,执行第二加热洗涤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向外筒和内筒中供水并充分润湿负载后排出外筒中的自由水,然后通过热风加热润湿的负载,并接着洗涤负载。
可选地,向外筒和内筒中供水并充分润湿负载包括向衣物处理设备内提供具有第二容量的水,将内筒的转速升高至第一转速以形成负载环,开启循环泵将水喷淋到负载环上以润湿负载,判断负载是否充分润湿,如果为否则补水并重复上述喷淋和判断步骤直至负载完全润湿。
可选地,第一转速为使负载保持离心状态的最低转速。
可选地,第一转速在大于或等于130转/分钟并且小于或等于600转/分钟的范围内。
可选地,通过热风加热润湿的负载包括打开空气加热管以加热空气,打开风机以使被加热的空气流动而形成热风、并且使热风经过且加热负载。
可选地,执行第二加热洗涤方式包括判断负载质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为是,则执行子模式,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第二阈值在大于或等于1公斤并且小于或等于3公斤的范围内。
可选地,第二阈值与衣物处理设备的额定容量的比值在大于或等于10%并且小于或等于30%的范围内。
可选地,执行子模式包括向衣物处理设备内提供具有第三容量的水,将内筒的转速升高至小于离心转速的第二转速,开启循环泵将水喷淋到负载上以润湿负载,判断负载是否充分润湿,如果为否则补水并重复上述喷淋和判断步骤直至负载完全润湿,打开排水泵以排出自由水,打开空气加热管以加热空气,打开风机以使被加热的空气流动而形成热风、并且使热风经过且加热负载,以及洗涤负载。
可选地,第二转速在小于或等于50转/分钟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4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