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组件及监护仪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4514.0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燕金元;张道国;黄维;刘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 | 分类号: | A61B50/20;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晨鸣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组件 监护 | ||
本发明为解决监护仪拆装不便的问题,提供安装组件及监护仪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凸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凸块包括沿凸出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部和挡部;第二连接板;安装扣位,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安装扣位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部和导向孔部,第一凹部适于容置凸块插入,导向孔部适于容置活动部在内活动,导向孔部的外侧适于被挡部挡住;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安装过程通过移动监护仪把凸块滑入安装扣位并锁紧限位装置即可完成安装,通过移动监护仪把凸块滑出安装扣位并松开限位装置即可完成拆卸,整个过程十分便捷,安装拆卸都可以快速完成,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安装组件及监护仪组件。
背景技术
监护仪是一种能够测量和控制人体生理参数的装置或系统,其能够把测量的参数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显示测量参数超标的情况下,监护仪还能够发出警报或给予使用者提醒。
监护仪由于常用于医院、诊所等场合,经常需要由医护人员把监护仪通过可移动支架移动到医患人员的位置进行使用,为了便于移动及安装监护仪,可移动支架和监护仪之间通常经可拆装结构连接。
早期的拆装结构比较复杂,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目前比较常见的拆装结构是通过水平多个位置的卡钩插入监护仪底部的扣槽来实现,其中包括位置固定的卡钩和可以运动的卡钩,在监护仪安装时,卡钩会有一定程度形变,长期使用,卡钩容易断裂,在监护仪拆卸时,松开可运动的卡钩之后,还要移动监护仪背向固定的卡钩方可拆下监护仪,拆卸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工具,存在优化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安装组件,第二方面提供监护仪组件,监护仪拆装十分方便快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凸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凸块包括沿凸出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部和挡部;第二连接板;安装扣位,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安装扣位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部和导向孔部,第一凹部适于容置凸块插入,导向孔部适于容置活动部在内活动,导向孔部的外侧适于被挡部挡住;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适于限定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把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监护仪需要安装的位置,如医用支架上,利用位于监护仪壳体上的第一连接板来连接第二连接板,从而完成监护仪的拆装,具体过程可以是移动监护仪,使得第一连接板上的凸块插入第二连接板的第一凹部,再使凸块上的活动部滑入到导向孔部内,滑动过程中,挡部在导向孔部外侧的阻挡,可以限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法向相对位置,使用限位装置则可以进一步限定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位置,具体可以是切向相对位置,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定位,完成监护仪的安装,安装过程通过移动监护仪把凸块滑入安装扣位并锁紧限位装置即可完成安装,通过移动监护仪把凸块滑出安装扣位并松开限位装置即可完成拆卸,整个过程十分便捷,安装拆卸都可以快速完成,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凹部为插孔,导向孔部为条形孔,条形孔的宽度小于插孔的直径;活动部和挡部均为旋转体,挡部外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活动部的最大径向尺寸;导向孔部的内侧壁厚度等于或者略小于活动部的内外延伸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对应凸块的位置和数量的安装扣位;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凸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限位装置包括:套筒,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二凹部,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滑块,连接套筒,适于在套筒内活动;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套筒和滑块,适于通过弹力驱动滑块插入第二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4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