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3397.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9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梅;宁淼;陈潇君;郑伟;冯悦怡;刘伟;王宁;马强;刘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B01D53/26;B01D53/04;A01K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程丽娜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业 氨气 净化系统 | ||
1.一种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包括:
抽气装置,其包括抽气罩、抽气管以及主管,所述抽气罩设置为多个,并均匀分散在所述鸡舍内顶;所述主管包括转接管和净化管,多个所述抽气管分别与所述抽气罩对接,并连通至所述转接管,所述抽气管上设置第一抽气泵;所述净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接管气体连通,所述净化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鸡舍外侧;所述净化管在靠近鸡舍内侧墙体的地方设置向下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底端设置通孔;所述净化管的第二端设置过滤装置;
雾化装置,其包括雾化喷头、水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为多个,并均匀设置在所述净化管进气口内侧的顶端,所述雾化喷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水泵,所述水箱内设置酸性溶液;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隔板,以将水箱分隔为喷射箱和回流箱;
换气装置,其设置在与所述净化管相对侧的所述鸡舍的墙上,所述换气装置包括封板、框体、中空结构的管体以及加热片,所述框体设置在所述鸡舍的墙上的开口内,所述封板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侧,并与所述框体适配,所述管体均匀排列在所述框体内,所述管体的直径设置为1-2毫米,所述管体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5-1毫米;所述框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管体液体连通的通路,以形成回路,所述回路内设置用于加热的水和所述加热片;所述封板外侧设置位于所述鸡舍内的第二抽气泵;
控制系统,其包括主控制器、氨气浓度监测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抽气泵、第二抽气泵、雾化喷头、水泵以及封板均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氨气浓度监测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氨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鸡舍内各个区域的氨气浓度,并将监测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片的启闭以及所述加热片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还包括清理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套设传送带,以使所述传动带向前传动,所述传送带设置在鸡架的底端,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挡板,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顶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密封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盖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雾化喷头的个数设置为4-6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干燥装置:其包括与所述净化管第二端内径适配的干燥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层两侧的固定所述干燥层的第一镂空固定板;所述干燥层内均匀排布干燥剂;
吸附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干燥装置的外侧,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与所述净化管内径适配的活性炭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两侧的固定所述活性炭层的第二镂空固定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框体外侧设置位于所述鸡舍内,并与所述框体适配的罩体,所述罩体相对所述框体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抽气泵,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封板适配的孔洞,所述孔洞边沿设置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封板可滑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位于所述框体一侧的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大于所述封板的宽度,所述滑轨的尾端设置限位块,所述框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对接的滑槽,所述封板的内侧靠近所述封板顶端和底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和滑轨适配的滚轮,所述封板相对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气缸,所述气缸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氨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其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鸡舍内的氧气浓度,并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再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抽气泵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未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33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